2016-08-12 13:01
其实,关於大马电影节,多数人只知其一,不知其二。80年代国家电影发展机构(Finas)的成立,是以发展马来影片为宗旨;而80年代的国家文化丶国家语文政策之下,更是浓郁的官方马来色彩。
大马电影节课题落幕,参选影片全面开放,不分马来语丶非马来语,只有马来西亚电影。
或许,这告诉大家,大马社会有开明和进步的一面――只是人们往往忽略了这一面,有时是故意的去忽略。
其实,关於大马电影节,多数人只知其一,不知其二。80年代国家电影发展机构(Finas)的成立,是以发展马来影片为宗旨;而80年代的国家文化丶国家语文政策之下,更是浓郁的官方马来色彩。
这种环境下,马来西亚电影等同马来语电影。
在那个年代,并未产生争议;一方面,人们“习惯”了马来语的强势主流地位,非马来人也对官方活动兴趣缺缺。
况且,那些年头,谈起本国电影,也只有马来语影片。
2000年以後,才出现一些零星的非马来语电影,像是李添兴丶何宇恒丶陈翠梅拍的独立影片;而能够在院线上映的国产非马来影片,应该是到2010年阿牛的《初恋红豆冰》,和周青元的《大日子》才出现。
配合这个趋势,大马电影节随之设立“非马来语电影”相关奖项,让非马来语电影也受到表扬。
这其实有一定的意义,它代表非马来语电影受到认可,被视为马来西亚电影的一部份。这本身已经是一种开放和进步。
不过,在这一次争议中,这个部份并没有得到关注;这也是让电影节的主办者觉得受伤之处。
平心而论,把电影节奖项分为“马来语”和“非马来语”,用意并不是排斥非马来语电影,也不能视为一种刻意的歧视;如果要这麽看的话,小学教育分为国民小学(马来语源流)和国民型小学(华淡语源流),那又是排斥和歧视谁?
这种分类法,只是基於大马族群板块化的境况下,缺乏融合和共同性之下的一种习惯作业方式。因为缺乏融合和共同性,但又相互存在,只有区分而共存。
马来语电影和非马来语电影形成一个电影节,像不像国小和华淡小分开而共存的情况?或者,像不像巫统和马华丶国大党,差距最大(以族群区分是完全不具备共同性的),却组成了国阵?
这一次人们对电影节的反对和批评,如果以更加宏观的视野来检讨,或许是大马人,包括马来人和非马来人,愈来愈不能够接受社会的板块化区隔。
人们站出来说:“为甚麽要分马来语和非马来语电影?不都是马来西亚电影吗?”
其实,反应更加激烈的是马来社会,从电影人丶社会精英,乃至政治人物;有者是为非马来电影叫屈,认为分类是把非马来电影视为“次等”,也有认为马来电影不应害怕竞争,而应该欢迎非马来电影一起参赛,才能带动进步。
连巫统部长如莫哈末沙列丶拉曼达兰丶凯里等,都不同意以语言来区分本国电影。在各种议论中,很少有种族和语文主义的论调,而是以多元丶开放和团结为主轴。这也让争议在和平及圆满落幕。
有80年代生活经验的人们,可以感受境况大不同。从80年代的独尊一种语文,一种文化,到2000年前後的板块区隔共存,以至如今似乎朝向融合和接纳,大马社会是有进步的。
或者,我的看法是比较乐观的。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