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s

Sunday, April 19, 2015

鄭丁賢‧法律和道德的兩難

2015-04-19 11:14

在一項閉門的研討會中,區域反恐專家說了幾個真實的故事:恐怖分子嫌犯準備在國內發動攻擊,目標是柔佛長堤。
當局掌握了充份的情報,包括嫌犯要用的炸藥,是用硝酸銨(Amonia Nitrate)為材料,這批材料已經存放在一個油棕園內。
原本只要找到物證,就可以將他逮捕提控;但是,嫌犯也不是省油的燈,他已經有所防範。
硝酸銨存放在他自己的油棕園內,而硝酸銨這種東西有其它用途,它也是一種肥料,廣泛用於種植油棕。
如果被提控,嫌犯有充份的理由,表示這些硝酸銨是要用來施肥之用。
一帶上法庭,警方和檢控官勝訴機會不大。
但是,如果不對他採取行動,則他將秘密行事,在柔佛長堤展開炸藥攻擊。
一旦長堤出事,恐怖會造成重大傷亡;加上長堤的經濟和策略位置,對大馬將形成非常嚴重的破壞。
這形成一個兩難的局面。要逮捕提控這名嫌犯,法律上缺乏充份證據;要對他進行未審先扣,得冒上違反人權的壓力;不採取行動,長堤隨時都可能出事,受害的將是眾多無辜的性命。
當局應該對他未審先扣嗎?
(他最終還是被扣留了。)
x x x
參加IS的大馬人,官方數字是120人(非官方數字則多了數倍,十數倍)。
他們之中,許多獲得地下支援,安排旅費和路線,先到土耳其、約旦等國,然後進入敘利亞和伊拉克,成為“聖戰戰士”,女性則為戰士們提供服務。
一旦他們成功加入IS,再也沒有任何方法可以限制他們的作為。
他們投身IS,不表示和大馬切斷了關係,也不意味他們回國之後,才成為大馬的威脅。
實際上,這些大馬IS,不斷的通過臉書等社交網絡,把他們在敘利亞和伊拉克的情況傳回國,包括宣傳哈里發國的偉大,聖戰的光榮。
這些訊息十分有誘惑力,是最好的廣告,能夠鼓勵更多人嚮往IS,為IS招募更多兵員和服務員。
如果一個大馬IS可以影響10個家庭和親戚成員,以及數十個朋友和同儕,而這些親戚朋友又把訊息傳播給更多的親戚朋友,那就是百人之數;百傳千,千傳萬,不需要很長的時間,就可以成立大馬IS軍團。
政府可以在關卡阻止他們。在前往土其耳、約旦等國的旅客名單中,並不難鑑定哪一些是要去參加IS的。然而,他們持有護照,除非當局擁有證據,否則不能隨便拒絕他們出境。
如果沒收他們的護照,許多非政府組織和政黨會跳出來抗議,抨擊當局違反人權,妨礙人民行動自由。
但是,如果讓他們出去,他們將是出口轉內銷,把更多極端和暴力思想帶回大馬。
當局應該放行,還是阻止他們出去?
x x x
目前被扣留的恐怖分子,當局有一套做法,不以暴力和懲罰對待,而是灌輸他們溫和的教義,讓他們瞭解極端主義的錯誤,遊說他們放棄恐怖主義的行為。
一些恐怖分子接受輔導,痛改前非,重新做人。他們獲得釋放,返回社會。
然而,還有一些非常頑固的恐怖分子和極端分子,他們堅持自己的做法,相信自己是為宗教和真理而行事。
他們拒絕悔改,而且不諱言一旦獲得釋放,還是會回到恐怖組織,做同樣的事。
當局應該繼續扣留他們?還是釋放他們?
x x x
這幾個例子,都是真實發生的事。
這不但是政府和恐怖分子的問題,也是每一個人的問題。
反對黨和一些非政府組織,包括律師公會,堅持不能未審先扣,要捍衛人民的行動自由,反對防範恐怖主義法案。
一些人說,這些人都沒有犯罪,要對他們,應該要有證據;他們也是大馬的公民,享有人權的保障。


更多人說,對付他們之外,政府會利用這些“惡法”來打壓其它人民。
這是法律問題,也是道德哲學的問題。我們要保護少數有犯罪意圖的人,而他們之中,也有可能是無辜的;同樣的,我們也要保護多數人,而多數人肯定是無辜的。
我沒有結論,也不想下結論;請問大家,你們的立場又是如何?
(星洲日報/星期天拿鐵‧作者:鄭丁賢‧《星洲日報》副執行總編輯)


點看全文: http://opinions.sinchew.com.my/node/36217?tid=42#ixzz3Xo7EHZXy 
Follow us: @SinChewPress on Twitter | SinChewDaily on Facebook

Friday, April 17, 2015

鄭丁賢‧神字7382

2015-04-17 08:58

記者:CM,你應該要給penjelasan(說明)的。
CM:你們不要7382,又在7382,7382……,我跟你講,7382……7382就是醬!
記者:可是人家已經在F B(臉書)解釋了,你呢?
CM:沒有,7382,就是7382……我聽到記者轉述這組號碼,頓時興奮起來;這個字肯定紅,而且一連強調7次,是“神字”耶,非開不可。
20年沒有買萬字,這次要破例了。
不知道合法萬字是否已經賣完?
而地下萬字是否已經熱爆拒收?
“趕快去買,遲了就買不到了。”
記者回答:“買甚麼萬字,他說的是`欺善怕惡’,不是7382。”
冷水當頭撥了下來,原來是成語,不是號碼。
不管是成語還是號碼,一連強調7次,出自檳州首席部長林冠英口中,豈可怠慢?於是探問詳情。
原來,林首長不滿華文報記者追問他為何缺席國會表決,堅持不回答之外,還罵記者7382;哦,是欺善怕惡。
這我就不明白了,記者與首長的地位有一個足球場跑道的距離,哪有記者敢欺負首長?又有甚麼原因要欺負首長?
記者的問題很簡單:4月7日凌晨,國會下議院表決2015年防範恐怖主義法案,你去了哪裡,為甚麼缺席?
這也是很多大馬人的問題,從咖啡店到網絡,人們都在追問。獲得公民社會推崇的馬大法律系副教授阿茲米沙隆,公開表達心聲:“他們應該在場反對防恐法案通過;但是,老天,他們卻去了地球的哪一個角落?”
問一個這麼普通的問題,是記者的責任,是人民的關注;怎麼變成欺負首長了?
林首長為甚麼不能回答一個這麼簡單的問題?
林首長是行動黨的第一號人物,眾議員必須看他的指示而行事;而他之前極力反對防恐法令,以惡法,內安法2.0視之;這些言論見諸報章和演說會。
而且,防恐法案之外,已經排進議程的煽動法令修正案、伊刑法私人法案,都在同一段時間,隨時辯論和表決。
偏偏林冠英在這個時候不見了,難道就是要一一Let it pass first?
林首長在檳州喊得響徹雲霄的口號:CAT――Competency,Accountability,Transparency(能力,公信力,透明度),先不談第一個C,那個A,就是做事要有個交代,才能取信於民;那個T,就是打開天窗說亮話,不要躲躲藏藏。
公信力就是不要用7382做擋箭牌,透明度就是說明4月7日為何缺席;如此簡單,有這麼難嗎?
這也讓我想起兩年多前,檳州議會辯論和表決一項法案,當時一名州議員郭庭愷受邀赴美國觀察選舉,因而缺席州議會。結果他被追究責任,遭凍結黨籍6個月(後來減為一個月);之後的選舉,沒有得到上陣機會。
7382,原來是如此解讀!(星洲日報/非常常識‧作者:鄭丁賢‧《星洲日報》副執行總編輯)


點看全文: http://opinions.sinchew.com.my/node/36202?tid=34#ixzz3Xo7VTqCh 
Follow us: @SinChewPress on Twitter | SinChewDaily on Facebook

Monday, April 13, 2015

綠盛世鷹擊長空‧劉啟盛世傳奇

Author: Tan KW   |   Publish date: Sun, 5 Apr 2015, 09:16 PM 



2015-04-05 19:00
  •  
要瞭解一個人,可以透過閱讀自傳或個人資料,而要瞭解一家公司,特別是像綠盛世(ECOWLD,8206,主板產業組)這樣一家新公司,那就得從常年報告中下手。

  • 劉添雄(右)代父复辟,市場普遍都預期他將繼承父業,成為新一代的產業大亨,而劉啟盛(左)也首度公開談論接班人的話題。(圖:星洲網)
翻開2013年財報,綠盛世在前言中就清楚把轉變定為發展主調,希望通過在外觀、性格、條件或功能性的顯著轉變,在一個看似無盡的旅程中追求革命性成長和結果,以開啟逐步改變生態居住景觀的新篇章。

 
邁入2014年,綠盛世轉變成績有目共睹,但蛻變之路仍在延續(A continuing revolution),不免讓人好奇2015年和更久的以後,綠盛世的發展之路該怎麼走,且聽新任非執行主席丹斯里劉啟盛怎麼說……

速戰速決
20年經驗作根基
香港夯劇《巾幗梟雄》裡,男主角柴九經常將“人生有幾多個十年?”掛在嘴邊,對於一個默默用20年打造出實達集團(SPSETIA,8664,主板產業組)這個產業王國,卻落得一切歸零,重新開始的局面,劉啟盛說,自己今年已經57歲了,沒有幾個20年了,因此打造新事業的模式,絕對不能像當年實達集團般循序漸進。
“我們可以利用超過20年的市場經驗,在不夠5年的時間內建立起全新的產業王國。”
於是,綠盛世便是在這樣的思維下,快速壯大至現有規模。綠盛世最初映入投資者眼簾,是在2013年與實康(SALCON,8567,主板貿服組)聯營新山市中心的綜合產業計劃後,而隨後獻議以近2億3千零68萬6千令吉收購富閣苑開發(FOCAL)的65.05%股權,讓投資大眾開始對這家公司留下深刻印象。
借殼上市只是綠盛世大展鴻圖的起點,集團後來以總值17億7千617萬6千令吉,收購子公司——綠盛世發展(Eco WorldDevelopment)旗下的8項發展總值達300億令吉的產業發展計劃權限,以及E c oMacalister發展和綠盛世工程管理(EcoWorld Project Management)股權,正式拉開躋身全馬大型產業發展公司的序幕。

發展總值達550億
負債比僅0.54倍
正是透過一次又一次的大型企業活動,綠盛世才能在成立短短2年,即擁有4千946英畝土地,發展總值達550億3千萬令吉,成為全國規模數一數二的產業發展公司,但負債比卻僅有0.54倍,而這一切都是在曾為銀行家的劉啟盛規劃之中。
“財務架構對一家公司是很重要的,如果負債龐大,就可能成為另一個一馬發展有限公司(1MDB)。”

分門而治
創SPAC進軍國際
就是基於財務考量,劉啟盛才決定再次開創產業領域的先河,以特別併購公司(SPAC)的模式,為綠盛世鋪平進軍國際市場的道路。
他說,若將綠盛世國際業務納入綠盛世內,集團負債比將進一步膨脹,因此分門而治是最佳選項。
“SPAC無需任何的盈利紀錄,靠的是經營者的營運經歷,我們可以個人名義收購優質產業,再以成本價注入綠盛世國際,是快速推進國際業務發展的最佳模式,因為做生意是不可以等的。”
更重要的是,澳洲和英國的會計處理(Accounting treatment)與大馬截然不同,產業發展公司只能兌現10%至20%頭期款,其餘80%至90%款項只能在工程竣工後納入賬面,劉啟盛認為,若將國際業務也納入綠盛世,國際業務將成為本地業務拓展的絆腳石。
因此,猶如2013年年報所說,他相信綠盛世的演變,分道而行將成為卓越公司的重要據點。
目前,綠盛世國際正忙與英國Ballymore集團聯營發展總值23億英鎊(約125億4千萬令吉)的Wardian、London City Island和Embassy Garden產業發展計劃,其中半數將在今年推介。
當中,London City Island發展總值為6億1千700萬英鎊,Wardian和Embassy Garden發展總值則為6億1千萬英鎊和11億英鎊。
與此同時,綠盛世國際也計劃在澳洲悉尼進行發展總值為3億澳元(約8億6千500萬令吉),涵蓋300個住宅單位的產業發展計劃。

望子成龍
做參謀為子引路
劉添雄代父复辟,市場普遍都預期他將繼承父業,成為新一代的產業大亨,而劉啟盛也首度公開談論接班人的話題。
劉啟盛說,自己現只是擔任綠盛世非執行主席,為他們提供意見(Idea)和方向,其餘任由新人去發揮。
“未來是屬於年輕人的,我們現只能為他們籌謀和指引方向,等他們在10至15年後上手後,到時他(劉添雄)就可以成為公司掌舵手。”
談起劉添雄,劉啟盛難得流露出身為人父望子成龍的一面,希望長子日後能成為人人眼中的好老闆,而好老闆的重點就是對人友善,這樣人們才會對你忠誠。
“不過,江山代有人才出,他也要學習和接受挑戰,只有這樣他才會贏得他人的尊敬。”

實達易手
轉念回國幫忙
他說,劉添雄在澳洲求學後,原本無意回國接班,但國民投資公司(PNB)向實達集團展開全面獻購後,他才開始轉念,浮現身為人子應該陪伴在父親身邊的念頭,毅然決定回國幫助父親。
“自己辛苦經營的公司沒了,我當時有多麼的低潮,因此他決定回國幫忙,我不勝感激。但他還需多多的學習。”
劉添雄畢業於澳洲墨爾本大學商學系,曾先後在大馬銀行(Ambank)、立峰資產管理公司(Pheim Asset Management)與綠盛世短期實習,並在2013年11月29日受委為綠盛世執行董事。
詢及父子相處之道,劉啟盛說,父子關係總有起落,但整體來說,兩人一起共事還挺享受的。
“就好比夫妻關係一樣,每當爭吵時,只要想起小孩這個共同利益(Common Interest),就會相安無事,父子關係也是一樣的道理。”

為人父立好榜樣
他補充:“最重要的是,身為人父應該做好榜樣,如只是出清持股和退休,他們會如何看待我?我要成為戰士?還是就此認輸?”
因此,在丹斯里阿都拉昔和拿督梁國華決定成立綠盛世時,劉啟盛便鼓勵劉添雄入股,也因此成就了綠盛世今時今日的規模。
“我們努力建立起的一切沒有了,就要學會如何從頭來過,但是我們也從中學習教訓,因此這次以不同的方式重新再來,做得更好。我想給孩子留下爸爸是戰士,爸爸將東山再起的印象。因此,他打算回家幫忙,父親絕對不能放棄,這樣的精神最重要。”
至於未來其他孩子會否繼承衣缽,劉啟盛表示,這取決於他們,但這也要靠他們自己的本事爭取。
劉啟盛與太太潘斯里侯婷婷育有三兒一女,次男、三男和幼女現在英國攻讀經濟、建築學等課程。

大相徑庭
巴特西與綠盛世無衝突
自劉啟盛離開實達集團投奔綠盛世,並高調進軍英國和澳洲產業市場以來,伴隨著巴特西發電廠(Battersea)發展計劃的風風雨雨就一直沒有斷過,他的主席職務去留問題也持續成為市場茶餘飯後的話題。
劉啟盛認為,自己在離開實達後,其實已向巴特西工程控股董事部報備將以私人名義在英國和澳洲進行產業發展計劃,但董事部對此並無異議。
“若董事部覺得有利益衝突,我隨時都可以辭職的,但他們認為我應該繼續領導董事部。”
他認為,要避免出現利益衝突,最重要的是出面說明現存或潛在問題,讓董事部和股東來做最後決定。
“董事的責任就是申報潛在利益衝突,讓股東們決定去或留問題。”
劉啟盛表示,巴特西是可遇不可求的機會,綠盛世的倫敦3項產業發展計劃只是“基本款”(Bread and Butter),兩者根本處於不同的環節,何來利益衝突?
“巴特西是項綜合產業發展計劃,每個單位的每平方呎售價達1千700英鎊,但綠盛世國際新推的3項產業發展計劃都是純住宅產業,每平方呎售價介於800至1千200英鎊,兩者的目標市場根本就不同。”
至於去留問題,他說,自己的職責就是確保在9月合約屆滿前,巴特西發電廠發展計劃順利進行,並順利交棒給接班人。
“沒有人是不可以被取代的,但從財務層面來看,巴特西發電廠發展計劃已取得收支平衡,接班人不會面對甚麼問題的。”
不過,無論最終結果如何,劉啟盛認為:“英國巴特西發電廠將是我留下的遺產。”

求賢若渴
納人才創造巔峰
談起綠盛世的未來,劉啟盛滔滔不絕,但三句離不開人才,也突顯出他的求賢若渴,以及薪火傳承的重視。
他說,一家公司如果追求長期發展,肯定需要培訓人才,如果沒有為未來規劃,這家公司就不會有未來。
“因此,為了確保平穩交班,我們需要在身強體健時就開始規劃未來。我們將招募更多的新血,並加以培訓和指導,希望他們未來能帶領綠盛世再創高峰。”
他坦言,一旦綠盛世成功交班,自己將直接退居幕後,希望保留更多的時間做喜歡的事情。

選賢要才德兼備
對於人才,劉啟盛有自己的一套見解,首先要受過良好的教育,第二就是擁有共同的價值觀。
“如果一個人受過良好的教育,但態度卻目中無人,縱然能力很好,可是我們看不到未來,因他不瞭解人性。”
他補充,除非你是科學家或畫家,需要生活在想像中,否則在商業世界,一定要與人良好相處,畢竟人脈是非常重要的。
“因此,我確保孩子們都保持謙遜的態度。”
劉啟盛指出,自己和管理層從默默無名,再到把實達(Setia)打造成一個強勁的品牌,這樣的學習曲線(Learning curve)應該要傳承下去。
“我現在只是成為綠盛世的門面(Face),並努力教育他們好的價值觀、做好分內工作,提供五星級服務等概念,希望將品牌傳承給新人。”
他補充,消費者向綠盛世買房子,當然需要有團隊來進行後續的維修等工作,維持卓越的文化是很重要的。
“你要贏取消費者的心,我們就得成功傳遞承諾,這樣消費者才會追隨你。”

員工意見也非常重要
不過,他認為,舊的東西只能作為指引,集團應該著眼於如何將層次進一步提昇,因此聆聽員工的意見也非常重要。
“以今年新年的5色紅包封為例,這個點子對相對傳統的我並不能接受,但是提出意見的同事極力捍衛,最終也獲得客戶良好迴響,顯示在某些灰色地帶,老闆應該放手讓他們去嘗試。”
此外,綠盛世也設有公司論壇,給予員工平台來發表意見,讓公司的溝通不只停留在上傳下達,員工的聲音也能由下傳達至管理層。

結語:
與劉啟盛進行過無數次訪談,這次卻是首次兩父子一起坐下接受專訪。可惜的是,在全場1個半小時的專訪中,劉添雄話並不多,與父親的互動也不多,扮演聆聽者的時間居多,讓人根本無法一窺“學習”成績。
不過,蕭邦曾說過“時間是最好的檢查者,而耐心才是最高明的指導者”,有劉啟盛這位閱曆豐富的大亨耐心培育,劉添雄未來接班後,綠盛世能否青出於藍,就讓我們拭目以待。(星洲日報/投資致富‧企業紅人館‧文:洪建文)


點看全文: http://biz.sinchew.com.my/node/113080?tid=8#ixzz3WRMdUlYm 

Monday, April 6, 2015

Message from Jamaluddin Jarjis - 'live for today'


PETALING JAYA: The late Tan Sri Dr Jamaluddin Jarjis posted this touching message a few days ago via WhatsApp.
He had shared the inspiring message on life - an Internet favourite penned by an unknown author, which is often reproduced in chain e-mails - with his friends.
 The Rompin MP was among six people killed in a helicopter crash in Semenyih on Saturday afternoon.

AND THEN IT IS WINTER
You know ... time has a way of moving quickly and catching you unaware of the passing years. It seems just yesterday that I was young, just married and embarking on my new life with my mate. Yet in a way, it seems like eons ago, and I wonder where all the years went. I know that I lived them all. I have glimpses of how it was back then and of all my hopes and dreams.
But, here it is... the "back nine" of my life and it catches me by surprise... How did I get here so fast? Where did the years go and where did my youth go?
I remember well seeing older people through the years and thinking that those older people were years away from me and that "I was only on the first hole" and the "back nine" was so far off that I could not fathom it or imagine fully what it would be like.
But, here it is ... my friends are retired and getting grey... they move slower and I see an older person now. Some are in better and some worse shape than me... but, I see the great change ... Not like the ones that I remember who were young and vibrant ... but, like me, their age is beginning to show and we are now those older folks that we used to see and never thought we'd become.
Each day now, I find that just getting a shower is a real target for the day! And taking a nap is not a treat anymore ... it's mandatory! ‘Cause if I don't on my own free will ... I just fall asleep where I sit!
And so ... now I enter into this new season of my life unprepared for all the aches and pains and the loss of strength and ability to go and do things that I wish I had done but never did!! But, at least I know, that though I'm on the "back nine", and I'm not sure how long it will last ... this I know, that when it's over on this earth ... it's over. A new adventure will begin! Yes, I have regrets. There are things I wish I hadn't done ... things I should have done, but indeed, there are many things I'm happy to have done. It's all in a lifetime.
So, if you're not on the "back nine" yet ... let me remind you, that it will be here faster than you think. So, whatever you would like to accomplish in your life please do it quickly! Don't put things off too long!! Life goes by quickly. So, do what you can today, as you can never be sure whether you're on the "back nine" or not!
You have no promise that you will see all the seasons of your life ... so, live for today and say all the things that you want your loved ones to remember ... and hope that they appreciate and love you for all the things that you have done for them in all the years past!!
"Life" is a gift to you. The way you live your life is your gift to those who come after. Make it a fantastic one. LIVE IT WELL! ENJOY TODAY! DO SOMETHING FUN! BE HAPPY! HAVE A GREAT DAY Remember "It is health that is real wealth and not pieces of gold and silver. LIVE HAPPY IN 2015!
LASTLY, CONSIDER THIS: Your kids are becoming you .... but your grandchildren are perfect! Going out is good ... Coming home is better! You forget names .... But it's OK because other people forgot they even knew you!!! You realize you're never going to be really good at anything ... especially golf. The things you used to care to do, you no longer care to do, but you really do care that you don't care to do them anymore. You sleep better on a lounge chair with the TV blaring than in bed. It's called "pre-sleep". You miss the days when everything worked with just an "ON" and "OFF" switch…You tend to use more 4 letter words ... "what?"..."when?"..." ??? Now that you can afford expensive jewellery, it's not safe to wear it anywhere. You notice everything they sell in stores is "sleeveless"?!!! What used to be freckles are now liver spots. Everybody whispers. You have 3 sizes of clothes in your closet ... 2 of which you will never wear. But Old is good in some things: Old Songs, Old movies, and best of all, OLD FRIENDS!!
Stay well, "OLD FRIEND!" Send this on to other "Old Friends!" and let them laugh in AGREEMENT!!! It's Not What You Gather, But What You Scatter That Tells What Kind Of Life You Have Lived.
TODAY IS THE OLDEST YOU'VE EVER BEEN, YET THE YOUNGEST YOU'LL EVER BE, SO ENJOY

http://www.thestar.com.my/News/Nation/2015/04/05/Semenyih-crash-Jamaluddin-Jarjis-message/

Sunday, April 5, 2015

許俊傑‧全民繳稅,共同監督

2015-04-04 10:39
去年此時,我赴東京大學參加弟弟的畢業禮,那時有初春的櫻花、日光山華嚴瀑布的積雪,還有從5%調高至8%的消費稅,那是日本政府17年來最大的調稅幅度。當時,日本師奶的焦慮和我們是一樣,她們也搶購廁紙、電器、積囤食品、藥妝品保養品等,過去免稅的日子一去不復返,每位家庭主婦想盡辦法,恨不得把一分錢扳成兩半用,消費市場突然出現短暫的繁榮。
日本媒體報道,增稅前囤貨式的搶購消費總值約9萬億日元,比日本政府對2020年東京奧運會所預期的3萬億日元經濟效應,超過3倍,這當中包括了我們一家人在品川住宅區商店裡,和日本人一起囤貨的消費額,算一算,正好省下了5個人吃一頓吉野家牛丼飯套餐的錢。
檢視大馬在消費稅前的囤貨消費效益,不會比日本來得少。上週專欄文章見報後,讀者朋友等眾以各種方式告訴我,他們心裡清楚知道,這樣的搶購囤貨行為,確實省不了多少,但更大更多的因素,卻是“我就是不要讓你抽這樣多稅,買1千令吉省60令吉夠我一家四口去餐館吃面”的心態,那是焦慮、不忿、卻又無可奈何的。
我想起一位日本朋友所說,他們對政府一次過調漲3%的消費稅,沒有激烈的反對動作,是因為他們知道,日本政府提高消費稅,其收益是為了落實更大的社會福利保障,將稅收用在養老金、醫療、退休福利、育兒政策等社會保障用途上,增加財政收入之余,也加強保障日逾老化人口的各項福利政策。
他的一番話,解釋了我在淺草觀光街一間店鋪前,看到A4紙般大招貼的疑問,那是一名反對黨議員“小小聲”的抗議,但他不是抗議調高消費稅,而是認為政府應該提高富人的稅收“劫富濟貧”。忙碌的日本人與遊客匆匆經過,沒有人停下來看它一眼。
消費稅能不能改善財政赤字,增加國家收入,胥視政府如何妥善及有效的運用消費稅落實第一年所帶來高達232億令吉的收入。這只是預測性的數字,看著無數民眾舉家搶購囤貨的現象,預兆著4月以後的淡靜市場,消費與其它經濟活動也不太樂觀,能否收到預期中的效益還是言之過早,包括在推介消費稅時承諾,將利用消費稅收益改善公共交通、興建更多可負擔房屋、同時做為一馬人民援助金的資金等。
今年,國家收入預計達2千352億令吉,其中的232億令吉來自消費稅,惟從貨品減免扣除38億,廢除銷售與服務稅(SST)的138億,再發49億一馬援助金,實收只剩7億令吉。6%的消費稅只是個開始,政府將會彷效日本等其它國家,在人民適應後逐步調高稅收率,只要妥善運用稅收所得,不要再讓人民從總稽查司報告里知道哪個部門買貴了東西亂花錢、哪個部門又濫用了撥款做了一堆白象建筑放著不用、把每一分消費稅收都用在得當的地方,讓人民真正感受到政府征收消費稅後,具體提昇與改善人民生活素質的誠意,相信大馬人民將會如日本人民般,雖得承受高稅的壓力,卻同時也享有完善的公共交通、醫療、養老、社會福利保障等,甘願付出6%的額外開支。
從經濟學角度看消費稅,這是全民都須繳稅的公平制度,關稅局公佈的數據證實,大馬近3千萬人口中,繳稅人數只有約120萬人,納稅人口只占人口總額6%,包括你和我,都該為自己過去數年汲汲營營,准時交稅的行為感到驕傲。如今,全民都得為國家未來的發展與收入做出公平貢獻,這比單靠6%的納稅人辛苦繳稅撐起整個國家發展更為實際與公平,不是嗎?
既然是全民繳稅的年代,那麼全民都有責任,也更加認真的督促政府的花錢陋習,逐年減少總稽查司報告里揭發亂花錢的問題,這股力量肯定比單靠總稽查署及媒體年復一年的監督與斥責,更為強大與有效,因為政府每浪費一分錢,就是揮霍了你繳付的消費稅,這多叫人心疼啊。
明年開始就將啟動“第十一大馬計劃”,那是決定我們能不能實現2020高收入先進國宏願的關鍵時刻,雖然並不樂觀,唯有讓全民都來監督政府不准亂花從我們口袋裡搜出來的民脂民膏,在最後的5年裡急追直上,或許還能拉近與高收入先進國的距離。
也唯有靠全民共同監督,督促政府不再揮霍無度,善用每一分收入,無論是國油繳稅或老百姓一分一毫的消費稅,才能讓習慣性浪費公帑的政府收斂,好好思考如何把從百姓口袋裡掏出來的消費稅,用在建設完善的公共交通、醫療體制、房屋分配、教育發展等具體的項目上,讓我們所繳出去的消費稅,都是有意義的。
(星洲日報/欲說還休‧作者:許俊傑‧《星洲日報》高級記者)


點看全文: http://opinions.sinchew.com.my/node/36063?tid=38#ixzz3WPBh81V1 
Follow us: @SinChewPress on Twitter | SinChewDaily on Facebook

鄭丁賢‧馬哈迪鬥爭史

2015-04-05 13:16
馬哈迪砲轟納吉,尖銳程度,超過反對黨。一些批評有道理,應該如此;另一些抨擊,缺乏根據,已經屬於人格謀殺(Character assassination),不惜代價,就是要摧毀對方。
但是,老馬就是老馬,他還需要擔心甚麼代價嘛!
問題是,為甚麼馬哈迪一再重覆這種做法?這個問題,應該問馬基維利?還是佛洛伊德?
馬基維利可能解答,這是基於政治權力的鬥爭,以及利益的衝突;而佛洛伊德或許告訴你,這是政治強人的一種心理問題。
這讓我又再想起李光耀。
同樣是前總理(首相),同樣是強人,同樣欽點了接班人,李光耀和他的接班人沒有關係破裂,沒有惡言攻擊,新加坡的換班,銜接順利。
吳作棟在李光耀逝世時,說了一些感性的話:“在我擔任總理時,每一次出席官方場合,他(李光耀)都會比我先抵達。
“我告訴他,不需要如此,因為他畢竟是長者。他回答說,這是他必須做到的禮節。如果他不這麼樣,別人會以為他不尊重總理,接下來,其他人也可能這麼做。”
李光耀連這種細節都考慮周詳,難怪乎,他的班子對他敬愛有加,整個政府團隊也團結一致。
反觀老馬,他初出茅廬,剛在巫統冒起,就頂撞黨主席兼首相東姑;當年的東姑,還是正午的太陽,高高在上啊!
等到老馬出任首相,黨內和政府的兩位巨頭,慕沙和東姑拉沙里,都先後和他關係破裂,成為政敵,最終都被他斗垮。
而他欽點的接班人安華,就在臨門舉腳,正要跨進首相署之際,被他攔了下來,不但首相美夢破滅,還琅璫入獄。
另一位接班人阿都拉,最不懂得得罪人的好好先生,卻也在他聲討之下,黯然下台。
如今,輪到了納吉。
李光耀生前評論馬哈迪,曾說:“如果接班人失敗,就是我的失敗;但馬哈迪從來沒有這麼想,他是一再貶低自己的接班人。”
李先生說,作為前總理,他的責任是提供意見給現任的領導人。
而馬哈迪從上世紀60年代到本世紀第15年,跨越半世紀,他的“責任”和精力,超過半數是用來斗垮打倒對手,包括反對黨,以及他的領袖、同僚和接班人。
這實在是太怪異了。馬來西亞這麼多年來,就在他的手中翻來覆去,有夠精彩。
如果他當年把這些精力用在打擊貪污,提高政府效能,團結各族人民,人民會更加尊重他,感謝他。
讓人產生的疑問是,馬哈迪的動作,究竟是為了國家?還是為了自己?
在中國,你不能想像胡錦濤會扯習近平的後腿;在美國,克林頓不可能批評謾罵奧巴馬。
這是體制的問題,也是政治倫理的一部份;否則,一個國家該怎麼治理下去?
在健全的體制之下,監督政府的是在野黨和媒體,約束政府的是國會和司法;在倫理上,元老或前領導人可以提供意見,批評政策,但是,不應該基於喜惡,更不能因為個人和家族利益,而捲入沒完沒了的鬥爭。
納吉可以做的事,就是正面回應馬哈迪的指責,把一切攤開在陽光下,接受人民的檢驗,而不是和老人家做無止境的糾纏。(星洲日報/星期天拿鐵‧文:鄭丁賢‧《星洲日報》副執行總編輯)


點看全文: http://opinions.sinchew.com.my/node/36078?tid=42#ixzz3WUPDBzNN 
Follow us: @SinChewPress on Twitter | SinChewDaily on Facebook

Thursday, April 2, 2015

解讀習近平的「中國夢」

名家  2015年04月01日 | 作者:謝詩堅 | 專欄:直掛雲帆
2012年,當習近平出任總書記不久後,他在帶領政常委參觀中國國家博物館「復興之路」的展覽現場時,提出了「中國夢」。其核心是以「兩個一百年」爲目標。其一是到了2021年,當中共成立100週年及其二到了2049年,當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100週年時,逐步並最終順利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並體現國家的富強。
配合著「中國夢」,習近平在2013年出訪中亞和東南亞國家時大膽地提出「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簡稱「一帶一路」),就是希望中國的周邊國家能參與發展「陸上的」和「海上的」絲綢之路。一方面重溫和復興二千年前中國貫穿歐亞之商貿路線,這條通道是在西漢時由張騫開拓的,他兩度出使西域,爲東西方的交流留下可歌可泣的路線圖。到了公元629年(唐朝),玄奘也到天竺取經,他就是「西遊記」裏的唐三藏。因爲他們一前一後打通了中國(從西安起)到歐洲和亞洲之道路,在後來被人稱之爲「絲綢之路」。
1988年,中國聯合哈薩克、吉爾吉斯、塔吉克、烏茲別克及土庫曼向聯合國教科文機構申請將「絲綢之路」列爲世界遺產而獲準,這說明了絲綢之路的歷史價值。
爲了進一步發展和打通各國的通道,習近平大膽提提出復興「絲綢之路」不但是偉大的構想,也是開創性地希望中國的北方邊疆能夠在共同開發公路及橋樑下,鋪設一座「大陸橋」從而確保中國的邊界安全。
另一方面,習近平爲兩手抓又同時提出建構「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這條水路是指600年前由明朝的鄭和下西洋所開創的。如今中國希望強化這條通道,從中國沿海港經過南海到印度洋、延伸至歐洲,也另通向南太平洋。
如今經過兩年的考驗與策劃,基本上已到了可行性的階段。因此習近平樂觀地展望「可在未來的十年內,讓中國沿線國家的年貿易額突破2.5萬億美元」。他認爲隻要大家略守聯合國憲章,在和平共處五項原則上進行合作,必能達緻雙贏。
當然在提出「一帶一路」時,中國也有其戰略安排,一方面與北方;尤其是蘇聯維持友好關係,進而消除西方可能通過外蒙古及其它國家挾持中國的北疆;另一方面,中國在面對南中國海的島礁主權爭議時,在面對美國于2011年將軍力重返亞太及面對日本、菲律賓與越南的敵對時,希望海上絲綢之路有助化解周邊國家帶來的威脅。
毋庸置疑的,中國要的是一個安定的環境和消除或減少周邊國家的矛盾和衝突,這就需要用新的思維來解套。如果說,在毛澤東時代他是用「人海戰術」來懾住美國及西方的虎視眈眈,使周邊國家不敢輕舉妄動;那麽到了今天已經復興和崛起的中國再也不能使用舊戰略或不強出頭的戰略應對挑戰。
全球關注亞投行
事實上,當鄧小平在80年代採取改革開放政策後,有一個時期用的是「韜光養晦」的政策,包括在90年代印尼又發生排華時,中國的冷處理引起非議和指責。直到千禧年後,胡錦濤在2003年喊出了「中國和平崛起」後,才讓人感到沉睡的雄獅醒來了。
但是崛起的中國講求的不是軍事實力,而是經濟實力。因此習近平除了強調和平發展(不再強調和平崛起)外,也大手筆地在2013年同時間倡議籌建「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簡稱亞投行)。他的目的是與世界各國;尤其是亞洲國家共同發展基礎建設,以形成經濟一體化。
根據構想,銀行總部設在北京,法定資本1000億美元,初始認繳資本目標500億美元,實繳資本爲20%。在初創階段,中國出資額可高達50%。換句話說,中國在融資方面將扮演關鍵性角色。
2014年,中國連同下列20個國家和地區在北京正式簽署《籌建亞投行備忘錄》,它們是:馬來西亞、孟加拉、汶萊、柬埔寨、印度、哈薩克斯坦、科威特、寮國、蒙古國、緬甸、尼泊爾、阿曼、巴基斯坦、菲律賓、卡塔爾、新加坡、斯裏蘭卡、泰國、烏茲別克斯坦及越南。後來又加入了印尼、香港、馬爾代夫、紐西蘭、沙地阿拉伯、塔吉斯坦、約旦、盧森堡、韓國、俄羅斯、荷蘭、巴西、格魯吉亞、丹麥及澳大利亞。還有英國、法國和德國、意大利也加入了,台灣也尾隨其後。
爲了展示誠意,中國還是希望美國及日本也能參加,因而主動放棄否決權。
中國之所以提出「亞投行」是因爲目前的亞洲開發銀行及世界銀行已不足應對龐大的資金要求。根據亞洲開放銀行估計,亞洲各國的基礎設施投資每年至少要8萬億美元,現有的多邊機構不能滿足這些要求。畢竟亞行的總資金也約爲1600億美元。至于世界銀行的總資金也隻有2230億美元,這兩家世界性銀行聯合起來提供給亞洲國家的基建資金也不過區區的200億美元,實在是杯水車薪。
如今中國在能力所及的範圍內,通過經濟協助和援助周邊國家的發展,乃至惠及歐美國家,不啻是當下各國最渴望的「財神爺」。
爲了盡早落實這一偉大宏願,習近平特別強調了「命運共同體」。換句話說,每個國家都是相互依賴和相互生存的,大國應該負起更大的責任而不是對國際事務的更大壟斷。對此習近平也說向中國貸款也不燙手,因爲中國不附帶條件,這是非常關鍵的解說,因爲一向以來中國被西方世界描繪成是有野心,而且援助也是有條件的。現在習近平要證明的不但是他的「中國夢」是平和與共榮的,而且他的「四個全面」(全面達成小康社會、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國及全國從嚴治黨)理論也開始昇華。輔以較早前習近平的「四個堅持」(堅持各國相互尊重和平等、堅持各國合作共贏、堅持實現共同合作與可持續性安全及堅持不同文明兼收並蓄),也已在國內彰顯其效應。
總的來說,在新的思維和新的資金動力下,中國已擺脫昔日求助于外國的困境和窘境;更不再如同百年前的屈辱,今天習近平的兩個百年中國夢和他所提出的劃時代的壯舉(絲綢之路及亞投行)也印證了中國正強有力且有說服力的從中和平崛起,這對未來的中國和亞洲的格局將產生深遠的影響。

Wednesday, April 1, 2015

走出產後憂鬱症

產後憂鬱症』,是我的夢靨,不確定,打成文字的現在,是不是表示已經結案收尾。這篇,想簡單地跟大家分享,我確實現在好多了,的心情。我不是心理醫生,純粹就是個患者,聊聊這5年多來的過程。
家裡如果有憂鬱症的人,辛苦了!自己的難搞,確實需要有充滿愛的環境與伴一起渡過,這個伴其實什麼建議都不用給,用愛陪伴&聆聽就好。我自己都不知道有沒有辦法成為這樣的伴。邊寫,忍不住又紅了眼眶,這真的是無法言喻的痛。
526999_389901217731140_144312989_n
『產後憂鬱症』很多種,一般耳熟能詳的”產後失去自我,產後沒有自信,荷爾蒙改變,恐慌…”這些,我都還好。兩胎懷孕第5個月就臥床安胎,看著很多美 麗孕婦行動自如,生產前還能到處玩樂,爲肚子裡的孩子留下許多美好的回憶,實在是羨慕不已。我只能在每天無數次的早期宮縮、然後又無數次地”好險沒事” 裡,感到欣喜。即使懷孕過程不適,生產完母子健康平安,其實是種解脫!
兩胎都剛好臨界點37週剖腹生產,我們都鬆了一口氣,終於,母子均安!第一胎生產完後在醫院床上,婆家來探視,幾個人、幾句話、幾個行為,深深地刺傷了我。內容其實不重要了,因為若是現在來聽,我應該是可以當玩笑話帶過,或者直接不滿回嘴就好。但,產後第4天,不被了解的苦,傷口的疼痛,身體的不適,外人帶來的冷言冷語,老公剛好又不在,寂寞感瞬間凝結,全身僵硬動彈不得,『被欺負』的過程就如同巨釘,冷冰冰地深植在心中,現在回憶起來還是很難受。
接下來的日子,只要”碰到”這件事情,就會氣到發抖,發瘋失控地無法自己。我自己很清楚,這傷口是不會好的。這段時間,沒事則已,但只要”碰到”婆家的人 事物,憂鬱症就會大發作,嚴重程度不一,也不定時,但每次都一定身心俱疲。兩年後,懷孕了乖乖,一知道懷孕後更糟,整個第一胎的『產後憂鬱症』大延續,無 時無刻處在生產後會不會又『被欺負』的恐懼裡,不安整個壟罩。
現在回想起來,心裡是很沉痛的,壓抑的。只要有個導火線,就會引爆往死胡同裡鑽,發作的時候,充滿恨,愛進不來,覺得身邊的任何人都沒有比我更慘,只要聽到、看到別人的”婆家很好”(例如:公婆會幫忙顧孩子;跟婆家一起快樂聚餐;婆家的貼心舉動…),被欺負的”劇情”就會歷歷在目,會發瘋大哭,覺得自己真的是倒楣到了極點,看任何事情都不順眼,負面能量瞬間飆到最高!
身邊那個無能為力的人-老公,就是我發洩的目標,無數次被『合理的罪狀,卻無解的習題』,搞到他好幾次已經晚歸,還得陪我渡過漫長的痛苦…我覺得他一 定也快生病了。但他什麼都沒說,忍受我的大爆炸後,摸摸我的頭,陪我一起舔拭傷口,睡一覺隔天我就好多了…。現在回想起來,真的很感謝他,一路這樣沒 有放棄。而其實我每次事後都是心痛的,無力的,自責的,但我沒有辦法控制自己,該怎麼解開這個枷鎖。
要怎麼渡過憂鬱期
我覺得,知道自己有憂鬱症,都還有救。
我有去看過心理醫生,但沒遇到能解開結的醫師,對小心翼翼的問話感到反感,他引導不出我講真心話,我也沒時間耗著就診,拿藥吃了也只是放鬆。事後來看,其實能解開結的只有自己,只有自己想通,自己找到覺得”足夠彌補”的平衡點,才會好過一些。
我們甚至討論過離婚,只為了讓我好過一點,過”有實無名”的夫妻,因為媳婦的身分太過沉痛…兩個人在一次又一次的煎熬裡,翻滾後重生。
從發作到現在5年多,這一年來,我很清楚我正常許多,很大的一部分是時間,以及老公的陪伴。他讓我盡可能不接觸”過敏原”,尤其是嚴重的時期,我的敏感度極高,夾在中間他也不好過,但他從來不會要求我,只要我心情好就好,真的真的很感激。也因為他的支持,我才能慢慢從當事者,變成旁觀者,當成為旁觀者後,才能清楚”原來自己深深被愛著”『當愛進來了,恨就會淡了』,一拉一扯,現在確實比較少發作了。這幾年來,還能正常地互動,我都覺得很不可思議。
不用逼自己原諒
很多別人犯的錯,其實他們一點都不覺得自己犯錯,這才是最大的問題。而無心之過,談何道歉與原諒?我覺得,自己感受到的委屈,如果真的不能釋懷,記得也無妨。只要過了,就會淡了,雙方該背負的,不用一定得從嘴裡說出原諒才算圓滿。
要怎麼陪伴憂鬱的親友
身邊的人很重要:朋友,家人。但並不是所有的人,都會與病患相處。我發作時,最痛恨聽到:
“妳已經很好了!還有人比妳更慘”
“不要理他們就好!”
“如果是我我就會……”
“要不要去看心理醫生?”
會用”痛恨”來形容,是因為,生病的時候,這些話都會讓我再度發作。發作的時候,再多的同理心都不夠,讚美聽起來都是諷刺,超難相處的!
初期,我會跟親友吐苦水,但因為別人畢竟不是自己,也不是所有人都能處理患者的負面情緒,真的發作的時候,會憤世忌俗,看甚麼都不爽。一般人,無法這麼” 感同身受”那種苦,以旁觀者的角色來看,真的可以給很多”正常的”意見。於是我發現,我說越多,我越痛苦,越覺得-怎麼大家都不懂!明明就不是我的錯,卻 還要我釋懷?某天領悟到這點的時候,決定誰都不說,也不是真的不說,而是不主動訴苦,不討苦吃。
如果不是專業的心理醫生,真心地希望不要亂給病患建議,因為可能無意義的話,在患者的耳裡聽起來是炸彈。
憂鬱症纏身的時候,生氣,絕對不是一般”生氣”的程度而已。是一種玉石俱焚,痛苦得想死,很想解脫的程度。
解救我的,還有兩個孩子。乖乖還小的時候,常常抱著他莫名大哭,張大眼天真地幫我擦眼淚,就好多了!著實『愛進來了,恨就淡了』。而能讓愛 進來的門,只有自己能打開。另外,每次痛苦得槌牆壁時,會想到:『該痛的怎麼會是我?』,然後轉成文字,把恨意寫在筆記本裡。現在再看之前寫的內容,只剩 心疼,然後感謝這段過程,才有重生後的自己。
韓劇『沒關係,是愛情啊』,描述現代人在不知不覺中帶著心病生活的人生,之前看的時候,很深的感觸,每個人都有病,輕重而已。我還算幸運,還能在某一天轉成正念,習慣正面能量多了,一觸碰就比較好抽離。之前,寫了一篇『我要當好婆婆』,記憶當時也是碰到了狀況,抽身成為第三者,與老公兩人聊過後,給自己的期許,把負面能量轉正,變成激勵向上的動力。
不是很肯定,我的病好了沒?現在再跟親友聊到,也都能正常的情緒應對,期許自己,能更好,就是這個過程帶給我的珍貴寶藏了

文章转载自:http://best.parenting.com.tw

作者:莎莎醬

從前的哈日上班族,職場打滾15年後結婚生子,轉職進修目標成為專業的主婦!
感動,是一種能力,有人告訴我,感動是要培養的
我很慶幸,天生就容易感動,所以有感而發的時候
就寫成文字吧!

鄭丁賢‧沙丁魚‧龍蝦‧蛋糕‧消費稅

2015-04-01 10:04

“為甚麼沙丁魚有消費稅,而龍蝦沒有消費稅?”
有團體到關稅局示威,提出這個問題。
問題很尖銳,殺傷力很大。沙丁魚是一般人民的食物,特別是中下層家庭更離不開沙丁魚;至於龍蝦,呃……,對很多人來說,圖片倒是看過不少。
這麼說,窮人吃的沙丁魚要付消費稅,有錢人吃龍蝦,可免消費稅?
據說,現場的官員面有難色,左支右絀,勉強擠出一個答案說:“這是由國會決定的。”
難怪消費稅亂過戰國,難怪很多人生氣,難怪消費人是也囤貨,不是也囤貨。
沙丁魚和龍蝦之外,還有千百個問題,為甚麼原雞腿沒有抽消費稅,但抹上咖哩的雞腿,就要消費稅?
我有點擔心,消費稅今天開跑,而全國有沒有一個人,包括關稅局總監,真正瞭解大馬的消費稅。
甚麼東西要徵?甚麼不用徵?程序如何?軟件怎麼配合?算錯了怎麼辦?怎麼懲罰?
當局說,其它國家開始徵收消費稅,都會面對問題,也都會有混亂。
然而,大馬出現的問題是否更多?
零稅率,無稅率,標準稅率,已經夠亂,而那份清單,還在修修補補;更糟的是,就在這個節骨眼,經濟成長放緩,市道行情看淡,怎麼會選在這個時刻?
事實是,消費稅在超過160個國家實施都有混亂;同樣是事實,許多國家落實消費稅時,政府也被擊垮了。
這讓我想到澳洲的經驗。
1993年的澳洲大選,自由黨來勢洶洶,在黨魁約翰休森博士(John Hewson)的帶領下,強打經濟牌,它最主要的政策就是要推行消費稅,以便取代營業稅,削減所得稅。這場選舉,被認為是“休森不可能輸的選舉”。
休森本身是經濟學家,和所有經濟學家一樣,都鍾情於消費稅,認為這是最有效和公平的稅制。
很多因高所得稅喊苦的中產階級,支持休森的消費稅;但是,中低層人民的反應不佳,他們不擔心所得稅,而是擔心消費稅。
休森為了爭取中低層社會的支持,修改了他的消費稅內容,把食物等必需品列入豁免消費稅的名單。
但是,這也讓民眾更加混淆。
選前10天,休森接受電視台邀請,發表政見。主持人問他,一旦他執政,蛋糕的價格是否會上漲?
休森支支唔唔,給不出直接答案,一下子說,這要看蛋糕原本是否有其它稅;一會兒說,這要看是否生日蛋糕;然後又補充,要看蛋糕有沒有裝飾……。
主持人緊追不捨,休森捉襟見肘,一場發表會下來,窘態百出,他的消費稅也漏洞百出。
人民對他失去信心。結果,一場原本不可能輸的選舉,就這樣輸掉了。
這個經驗,對大馬國陣政府,有一些啟發吧?
對了,大馬關稅局後來作出官方說明,龍蝦被列為基本食品,屬於甲殼類,享有零稅率,而沙丁魚則是加工食品,要徵收消費稅。
有沒有說服力?
(星洲日報/非常常識‧作者:鄭丁賢‧《星洲日報》副執行總編輯)


點看全文: http://opinions.sinchew.com.my/node/36033?tid=34#ixzz3W1SU7xsi 
Follow us: @SinChewPress on Twitter | SinChewDaily on Facebook

林瑞源‧自我適應,迎接消費稅

2015-03-31 11:19
我們終於來到了國家稅制改革的關鍵時刻,政府把在4月1日實施的消費稅(GST)視為增加稅收、減少赤字的“法寶”,若失敗將衝擊國家經濟。
無可否認,GST是透明、公平、完善的稅制,特別是現在原油價格暴跌,政府需要新稅務來填補空虛的國庫。
目前的稅制是不健康的,僅靠120萬名納稅人來滿足2千800萬人的需求、“供養”142萬名公務員,享用國家基本設施及福利的人士也必須繳稅,包括外勞。
但是,好政策要有好的執行力才能發揮最好的效果,而執行力正好是政府行政中最弱的一環。
在GST落實初期難免會有混亂,各界能夠更快的適應,將可以讓GST更快的軟著陸。
目前最大的混亂是人們並不清楚到底哪些商品是豁免GST或零稅率,政府不斷增加和調整這類名單,讓商家和消費者都混淆了;為了節省,民眾拚命購買,也可能囤錯了貨。
此外,如果政府部門退稅機制的效率不高,無法做到線上申請可在14天內取得退稅,書面表格28天,將會讓商家面對資金周轉的問題。
民眾的承擔能力也是決定GST成敗的因素,如果6%的GST直接反映在物價上,人們將無法承受。很多人每月的收入僅僅是夠用,今年非執行人員平均調薪也只是5.78%,若GST帶來高通膨,將使市道更為冷清,達不到政府希望人民多消費、多徵稅的目標。
日本在去年4月把消費稅率由5%調漲到8%後,經濟就衰退,因此安倍展延原本在今年10月將消費稅率調漲到10%的計劃。
大馬2012年人均收入(GNI)為9千800美元,高達60%的人收入是在3千令吉以下,因此相信我們需要更長的時間來適應GST。
GST能否成為一劑靈丹,也胥視政府是否會善用從GST取得的稅款,以及能否改變理財的態度。
納吉在去年提呈2015年財政預算案時披露,實施GST過後,政府新增的稅收只有6億9千萬令吉。但是,財政部在3月23日就向下議院申請追加22億令吉的額外開銷,6.9億還不夠塞牙縫。
若把增加的6.9億當作69億或690億來用,赤字只會上升,比如政府首席秘書阿里韓沙已答應公共及民事職工總會的要求,在7月探討公務員的薪金和福利。
政府在今年1月調整預算案,削減55億令吉的行政開銷,但政府花錢的方式還是不變,比方說,政府購買的ACJ320型號專機,被指比市價貴了1億900萬令吉。
大馬與F1管理公司續約3年至2018年,也有爭議之處。政府從來沒有公佈舉辦F1大賽車的贊助費,相信費用不低,因為韓國站辦了4年就虧損了1.85億美元,去年已經停辦。F1能夠帶來龐大經濟效應的說法也是誇大,大馬站的入場人數前年是12萬人,去年減至9萬人,今年更低,只有8萬人。
其實,政府應未雨綢繆,以應對緊急情況,包括避免一馬公司債務拖累國家信用評級。
雖然政府聲稱我們可成為高收入國,但是沒落的景象卻已在生活中顯現,譬如水供設施落後,以致經常制水;缺乏維修和管理費,導致道路破爛、街道骯髒。
天底下從來沒有能夠治百病的靈藥,GST也不是,要根治“財政病”,政府還需努力。
(星洲日報/風起波生‧作者:林瑞源‧《星洲日報》副執行總編輯)


點看全文: http://opinions.sinchew.com.my/node/36024?tid=35#ixzz3W15DNb4I 
Follow us: @SinChewPress on Twitter | SinChewDaily on Facebo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