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s

Friday, November 6, 2015

鄭丁賢‧渡盡劫波兄弟在



習先生和馬先生星期六在新加坡見面,歷史將見證中國和台灣最高領導人的第一次見面。
談甚麼?有沒有具體成果?
這些都是次要。畢竟兩岸分家66年,很多問題不會,也不可能在一次見面處理解決。
重要在於見面;見面,是把過去連接起來,也把未來勾畫出來。
見面,是要結束上一代的仇恨和對抗,也要建立下一代的和平與合作。
如果不見面,就甚麼都不可能。
1972年,美國和中國還處在冷戰對立年代。那年的2月,美國總統尼遜在世界的驚嘆之下,飛到了北京,見到了中國領導人毛澤東。那一次的見面,結束東西方兩大國的對抗,改寫了全球國際關係,改變了地球的地緣政治。
後人評價尼遜和毛澤東,縱然兩人都有很多過失;但是,兩人見面握手的那一刻,成為經典和永恆。
然而,把敵人轉換為兄弟,這不是容易的事。1945年,國民黨和共產黨全面戰爭,幾乎是你死我活之際,當時的國民黨統帥蔣介石和毛澤東在重慶見面,經過多次會談,臨別之前,蔣語重心長的對毛說:“我們應該攜手建設好中國,否則對不起人民。”。毛聽了連聲說是。
人們不知這是真情流露,還是虛與委蛇;不過,雙方的野心都很大,放不下利益,分手之後,繼續開戰,打得驚天動地,最終是國家分裂。
是對抗還是合作,要看大環境的變化,也得看領導人的胸襟氣魄。
兩岸分離至今,中國和台灣各有發展,兩者創造了經濟奇蹟,社會穩定;中國成為超強,而台灣擁有高度民主。
在如此環境底下,兩個政府都建立了自信,人民也都需要和平和穩定;放下對抗,創造和平紅利,對雙方都能帶來長期的好處。
習先生今天的地位和卓見,如果能夠進一步締造兩岸和平,可以把他的成就帶上歷史新高度;而馬先生卸任在即,儘管有施政批評;但是,他任期內化解兩岸對立,歷史應該會給予肯定,還他一個公道。
不過,統獨問題是未來兩岸的緊箍咒,牽引人民的神經線,也制約兩邊政府的政策。
習先生要克制中國民族主義者,包括黨內、政府、軍方和民間尋求強行統一台灣的主張,解除對台灣的壓力,讓台灣擁有一定的國際空間。
而馬先生必須勇敢的告訴台灣人民,台灣不可能有獨立的空間和機會,對台灣最有利的條件就是維持現狀;而要維持現狀,就必須和中國妥協和合作。
兩岸政府和人民要面對現實,懷抱善意,才能走出政治紅海。兩位先生在新加坡的見面,讓人期待,也充滿感性。應該“度盡劫波兄弟在,相逢一笑泯恩仇”可以形容。
上一代已經凋零,過去也成為歷史。兩岸的前景,中國的未來,而今就落在習馬二先生肩上。(星洲日報/非常常識‧作者:鄭丁賢‧《星洲日報》副執行總編輯)

點看全文:http://opinions.sinchew.com.my/node/38166#ixzz40SH0Co3A
Follow us:@SinChewPress on Twitter|SinChewDaily on Facebook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