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s

Sunday, November 29, 2015

鄭丁賢‧東盟共同體,陌生的一家人



很多人不瞭解東盟共同體(ASEAN Community,AC),認為那是很高調的東西。
並不然。
譬如,這10個國家準備以“東盟”的名義,申請主辦2034年世界杯足球賽。如果獲得主辦權,那將是與眾不同的“主辦國”。
怕資金問題嗎?
各國可以分攤。根據各國的GDP,或是舉辦的賽事,來分擔主辦費用。
場地和設備不足嗎?
比賽可以在吉隆坡、新加坡、雅加達、曼谷、河內……舉行,在現有基礎上提昇,無須大興土木,勞民傷財。
有足夠的觀眾嗎?
超過6億人口,在地球上排名第3;可以讓場場爆滿,轉播滿檔。
最頭痛的問題來了――誰代表東盟出賽?
老實說,現在東盟任何一個國家,以本國球隊出戰,10年內都沒有能力在世界杯晉圈。
但是,如果10個國家發起東盟足球聯賽,如同歐洲聯賽一樣;再通過聯賽組織一支東盟精英隊,長期集訓,長年征戰,形同一支國家隊。
10幾年後,這支球隊可能崛起亞洲,放眼世界。
到時,主辦國是東盟,地點是東盟城市,人民是東盟人。
這就是東盟共同體的概念。今天,各個國家有它本身的局限,新加坡缺乏土地和天然資源,馬來西亞缺乏勞動力和市場,印尼缺乏基本設施和科技,緬甸缺乏資金和管理人才……。
成為共同體之後,各國能夠互補,吸引投資,提昇生產力和競爭力,擴大內外市場。經濟之外,各國政治和文化頻密交流而產生衝擊,激發民主和多元的活力。
這是一個新的願景,是東盟人民的共同理想,準備跨入一個新的時代。
2034年東盟共同體的世界杯,從這裡開始。
xxx
說起來還滿吊詭,東盟成立之初,並不是因為愛,而是因為怕。
1967年成立東盟,開始是馬來西亞、泰國和菲律賓。成立的背景,是受到共產主義的威脅,大家害怕共產主義力量向南挺進,因此聯合起來。爾後,印尼和新加坡消除了內部的左派力量之後,也加入東盟。
1970年代,越共統一了越南,印支半島相繼赤化,加劇了泰國以南的東南亞國家的恐懼,擔心自己成為下一個目標。
馬印新菲泰,歷史上並不完全和平,各國間有領土和利益矛盾,有可能引發衝突。但是,大家面對共同的北方威脅,不得不放下成見,團結對外。
如果不是害怕和恐懼,今天或許不會有東盟。
1990年代以後,東南亞的意識型態對抗緩解,思想統一在資本主義市場經濟之下。此時,已經不需要對抗,而更加需要合作。
過去的對手如越南、柬埔寨、緬甸,寮國也加入東盟,敵人化為朋友。更想不到的是,如今成為共同體,都是一家人。
然而,我們也是陌生的一家人。大馬人對越南人知道甚少,印尼人和緬甸人難以溝通。語言和文化的隔閡,讓大家對對方所知不多;經濟和社會型態的差距,擴大彼此的距離。
更何況,各國之間還有很多歷史恩怨未能化解。越南、泰國、柬埔寨、緬甸的歷史,基本上是中南半島的戰爭史,人民之間還有敵意。
此外,雖然政府和政府之間推動要促成更多的合作,但民間之間依然缺乏接觸和交流的機會。
未來,共同體必須在民間交流方面下工夫,讓人民之間產生愛,而不是害怕和仇恨。
東盟共同體只是起步,未來還有遙遠的路要走。(星洲日報/星期天拿鐵‧作者:鄭丁賢‧《星洲日報》副執行總編輯)


點看全文:http://opinions.sinchew.com.my/node/38368#ixzz41ZnzWyYR
Follow us:@SinChewPress on Twitter|SinChewDaily on Facebook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