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08-21 12:26
伊斯蘭黨的老臣慕斯達化阿里說,13屆大選前,伊黨獻議由東姑拉沙里出任民聯首相人選;讓姑里先擔任首相2到3年,才由安華接任。
大家要問,這有甚麼差別嗎?
至少,伊黨認為結果會有大不同。
慕斯達化解釋說,大選前,伊黨知道華人票已經是民聯囊中物,但是,馬來票仍然匱缺。如果宣佈姑里是民聯首相人選,預期馬來票會增加3%到5%,民聯就可以贏得大選,成功執政。
公正黨和行動黨未必認同伊黨這個觀點。實際上,當時公正黨堅決反對,認為安華是惟一的首相人選。
但是,我最近看了默迪卡民調中心的大選分析;互相參照,可以作進一步的解讀。
換句話說,公正黨和伊黨並未得到大部份馬來選民的支持,得票甚至不到4成,相反的,巫統在馬來社會還是主流。
儘管華人社會熱衷於華叔做首相,但是,馬來社會不做如是觀;實際上,只要和馬來同胞有所接觸,就知道華叔在馬來社會的支持率不高。
因此,站在選舉的角度,伊黨要抬出姑里(據說姑里當時也接受這項安排),有一定的策略考量。
姑里作為馬來政治精英一員,以及巫統元老,他和傳統馬來社會依然維持親和關係;而作為政治的邊緣和異議者,他同時獲得反對陣營的同情和認同。
當然,這也僅僅是一種預期,姑里是否能夠為民聯增加3%的馬來票,沒有答案;而且,即使增加2、3%的馬來票,是否能徹底扭轉選舉結果,也沒有定數。
只是,從馬哈迪年代到納吉此刻,姑里屢次被拱為替代首相人選,不僅顯示他在政壇的特殊地位,也帶出大馬政治的吊詭。
首先,大家必須承認,馬來人是多數民族,人口比率也節節上升;其次,馬來民族主義和伊斯蘭思想,依然主導馬來人的政治思維;第三,只要上述兩個條件存在,巫統將會繼續成為主流,特別是在保守和鄉區馬來社會。
馬來社會不願意和傳統決裂,就不會放棄巫統;因此,不管非馬來人和城市人民如何反對,巫統依然能夠掌權。
當6成馬來人繼續支持國陣(其實是巫統),那麼,反對黨再怎麼做,都很難改變這種政治生態。
反對黨不能期望馬來社會可以和傳統來個一刀兩斷的切割。如果要爭取馬來人支持,必須在不影響馬來人利益,不傷害馬來人情感,不撼動馬來人傳統的方式,漸進的爭取馬來社會的認同和支持。
這是一種溫和的過渡,而東姑拉沙里可以扮演過渡的紐帶。從理想的角度,他可以作為中介,把馬來人的過去和未來銜接起來,而免除過度的震蕩。
而這也是安華和哈迪無法做到的任務。
或者說,他彷彿是一支想像中的鑰匙,用以開啟馬來人政治的一道封閉之門。只要他還在的一天,就還是一個替代的首相人選;然而,也有極大的可能,他永遠是一個未派上用場的替代人選,也是用不上的鑰匙。(星洲日報/非常常識‧文:鄭丁賢‧《星洲日報》副執行總編輯)
點看全文:http://opinions.sinchew.com.my/node/37444?tid=34#ixzz3mv0vdjDR
Follow us:@SinChewPress on Twitter|SinChewDaily on Facebook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