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s

Friday, April 8, 2016

鄭丁賢‧國產車與愛國主義



馬哈迪發文,希望人民基於愛國心,以及當作是國民義務,支持普騰。這是他辭去普騰主席職位,告別了他30年來心愛baby的心聲。
讀來有點感慨,30年來,哪個家庭沒有購買一部或多部普騰,對於普騰,總是多少歡喜多少愁,歡喜的就是衝著自豪感的愛國意識,愁的也是源於恨鐵不成鋼的愛國情懷。
只是,上一個星期六的反消費稅集會,人們看著馬哈迪先生親臨現場,他的座車緩緩開入,攝影記者搶先拍攝,啊……!
第一號愛國者馬哈迪的座車,是一部名貴氣派的保時捷卡宴(Porsche Cayenne)。或許,這款豪華車,比較配合敦馬的身份和地位。
但是,如果汽車和愛國有關係的話,馬哈迪應該乘坐一部普騰前來吧;是他自己說的,支持普騰,購買普騰,是為了愛國,也是國民義務。
如果馬哈迪坐了一輛普騰前來,不但顯示他愛國,也可以為普騰做做宣傳;大家都知道,普騰車不好賣,不應該錯過推銷機會,而馬哈迪可以是第一號推銷員。
而馬哈迪出席的是人民反消費稅集會。大家不滿消費稅,因為6%的稅務,讓大家的日子不好過。馬哈迪當然體恤人民的辛苦,感同身受,才會前來加油打氣。
但是,我的理性直覺,激發我打開手機的計算機功能,算一算,馬哈迪先生的保時捷卡宴,它繳交的6%消費稅,大概足夠買一部普騰車了。
這不得不讓我重新思考國產車和愛國之間的關係。在馬哈迪執政期間,他大力推動國產車計劃,其中一個理由就是愛國就要買國產車。
從80年代中期到90年代,國產車銷售一枝獨秀,佔了轎車市場超過一半,一度超過70%;換句話說,當年你在路上看到汽車,每10部,會有7部是普騰。
之後,普騰的市佔額每況愈下,2002年跌破一半之後,一路下滑,迄今大概只佔市場的17%。
如果和愛國有關,是不是以前的人比較愛國,現在的人愈來愈不愛國了?應該不是。人們的消費行為,通常取決於自利因素,重點在於商品是否能夠為自己帶來最大的滿足,如果答案是確定的話,那就產生購買行為;否則,很難會因為其它原因,譬如各種愛國等等的外在意識,而和自己的鈔票說拜拜。
特別是汽車這種昂貴和持久商品,它是一種長期的負擔,任何的購買,都會經過理性的思考,讓利益最大化,包括考慮汽車的品質,便利,安全,保養,以及品牌效應。
而愛國意識是抽象的,它很難化成實際的利益。普騰或馬哈迪希望依賴愛國意識來銷售汽車,很不實際。
普騰最終是否能夠成功,必須依靠它的品質和品牌力;雖然它30年來有取得進步;但是,市場的競爭,消費者的改變,來得比它的進步還快。
貿工部長慕斯達化說,30年來,政府通過注資和稅務減免,在普騰身上消耗了139億令吉;他同時提醒,普騰如果不改變經營模式,政府不會再輕易援助。
這是普騰要面對的現實。(星洲日報/非常常識‧作者:鄭丁賢‧星洲日報副執行總編輯)

點看全文:http://opinions.sinchew.com.my/node/39637#ixzz45OJbBm5i
Follow us:@SinChewPress on Twitter|SinChewDaily on Facebook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