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s

Wednesday, April 13, 2016

鄭丁賢‧強人的身後事



這不是一般的豪門恩怨。
香港、台灣那些豪門後代為了爭奪財產而上演鬩牆之爭,時有所聞;然而,新加坡第一家庭的李顯龍和李瑋玲兄妹反目相向,爭奪的卻是李光耀的歷史光環。
這個光環,顯現於李光耀作為一個公共資產的價值,以及如何去肯定這種價值。
是持續的歌頌他的功績,不時提醒新加坡人感恩和珍惜,讓李光耀成為新加坡的聖者?還是低調淡化,讓老李回歸一個“不平凡的平凡人”的本位?
這是李顯龍和李瑋玲的基本的差異,也擴大成為一項公共課題,雙方都有各自的支持者和反對者,形成一次新加坡大辯論。
事件是從紀念李光耀逝世一週年引起。新加坡政府和民間舉辦各種紀念活動,再一次把李光耀搬上聖壇。
這個情況,看在李光耀的女兒――新加坡國立腦神經醫學院院長李瑋玲醫生眼中,很不是味道。
李瑋玲是李光耀逝世之前最親近的親人,特別是李夫人先過世後,李瑋玲長年陪伴父親;這也讓李瑋玲認為她最瞭解李光耀。
李瑋玲在寫給新加坡《海峽時報》的專欄中說,新加坡去年已經隆重的辦了李光耀的喪禮,包括7天的追思;僅僅一年之後,大家記憶猶新之際,又來一次盛大的紀念。
她認為,李光耀自己肯定不同意這種過度的歌頌,這是李光耀生前堅決反對的英雄塑造和膜拜的做法。
在文章中,李瑋玲還用了兩個例子,一是毛澤東逝世後,中國當局為了穩固統治權而神化毛澤東。中共大興土木,日以繼夜的興建毛主席紀念堂,一年之後完成,毛澤東的遺體就裝進水晶棺木,長期擺在紀念堂內。
相對的,英國是在邱吉爾死後50年,才舉行紀念活動。
《海峽時報》收到這篇敏感文章,感到為難;但是李瑋玲拒絕刪改,結果編輯抽掉了文章。
李瑋玲顯然被激怒了,她把文章登在自己的臉書,隨後,發表長文,指背後有干預的力量,更指責她的哥哥,總理李顯龍濫用權力,利用李光耀來建立“王朝”。
對於措詞如此嚴厲,甚至已經不留情面的指責,李顯龍作出反駁,聲稱政府的做法是表達人民真切的情感。
而李顯龍夫人何晶在推特上載一隻猴子舉中指的照片,擴大爭議;人們看了紛紛討論箇中意思,也有人大嘆不雅;照片很快取下,何晶解釋是手誤。
事件到此,已經不是兄妹的歧見,而是新加坡最熱的討論話題;這個話題,不只是八卦,更帶出新加坡政府的統治方式,它營造的政治氛圍,乃至李光耀的合理歷史地位。
兄妹倆最大的差別,在於他們扮演了不同的角色。李瑋玲是一個女兒,她也代表了一大部份獨立思考的新加坡人。
而李顯龍不只是兒子,更是政治人物;李光耀是他的父親,也是一種政治能量,不管是生前或死後。
李光耀逝世的政治效應,協助人民行動黨漂亮贏得大選,也鞏固李顯龍作為總理的地位,只要抬出李光耀,就是執政黨和李顯龍源源不絕的政治資源。
這並不是說李顯龍在消費或利用他的父親,而是作為從政者,他瞭解李光耀的效用;作為兒子,他也因父親能夠發揮的價值而光榮。即使李顯龍本身不怎麼願意,他的內閣成員也會鼓勵他這麼做。
政治強人在世時舉足輕重,他們死後,仍有抽象的權力和影響力,就看繼承者要怎麼利用;在大部份的父權國家,都是如此。
新加坡在制度面接近西方國家,但是,在政治哲學上,它還是東方父權的思維,特別反映在對權力的服從,對領袖的順從。政府沒有為李光耀在島上建立一座紀念堂;但是,卻是在人民心裡建立了李光耀紀念堂。
李家兄妹的爭執,正是新加坡兩個世代,兩種思維的對峙。(星洲日報/非常常識‧作者:鄭丁賢‧《星洲日報》副執行總編輯)

點看全文:http://opinions.sinchew.com.my/node/39686#ixzz46DB7BKnF
Follow us:@SinChewPress on Twitter|SinChewDaily on Facebook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