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s

Sunday, July 26, 2015

鄭丁賢‧上世紀那一套,不行了

2015-07-26 11:26


    內政部凍結英文《The Edge周刊》和《The Edge財經日報》出版准證3個月;行內人看來,沒有必要,也不會有作用。
在1MDB以及首相戶頭的風風雨雨中,這兩家刊物,始終扮演急先鋒的角色。老實說,報道內容虛虛實實,需要專業調查單位來核實。
而報社老闆和高層也承認誤導泄密者塞維爾,答應提供2百萬美元以交換情報;當然,這涉及新聞道德的爭議。
不管怎樣,政府終於按捺不住,使出殺手锏,停刊3個月。
這自然勾起往事,1987年茅草行動,星洲日報、The Star和Watan被關閉,配合大逮捕行動,令人不勝唏噓。
而根據我的瞭解,關閉3家報章,罪名是莫須有,當局甚至沒有明確舉出哪一篇報道或評論,危害了“社會和諧”,而在當時內安法鎮壓之下,它也根本不需要有理由。
我不想舊事重提。但是,當年的行動,的確構成重大的阻嚇作用,整個社會噤聲,讓馬哈迪化解了他當時的政治危機,也讓他的獨裁統治繼續貫徹。
但是,那畢竟是上一個世紀的事。那個年代,內安法還在,出版和印刷法令未曾修改,法院無權介入。
更關鍵的是,那個年代,沒有互聯網,沒有電子報,沒有社交媒體;關閉報章之後,除了馬哈迪的言論,以及他批准的言論之外,再也沒有其它聲音。
而今天政府關閉了《The Edge周刊》和《The Edge財經日報》,各種反對聲音並沒有消失,反而更加激烈。
這兩家報章,銷量本來就很小,加起來不過數萬份,看的人不多,肯花時間去理解的更加少,影響力原本有限。
被凍結之後,反而引起廣泛注意,而人們更加相信其報道的內容。
在網絡媒體的推波助瀾之下,效應是以千以萬計的倍數傳播;而這才是政府無法阻擋,也無法控制的。
當然,政府無法再祭出內安法令,反對者或許要感謝納吉廢除內安法;而兩家報章也可以通過法律途徑,要求法庭裁決停刊無效。
30年之間,變化很大;要用過去的方式來解決現在的問題,已經來不及了,因為民意和民權跑得很快,早早就在前頭。
而這一次的報禁,肯定失策,也是失敗。
而在現今的時代,類似1MDB和首相戶頭的爭議,必須靠專業和公正的調查來厘清真相。而在社會層面,也要容許不同意見的各方,提出各自的論述和證據,進行辯論。
否則,禁了兩家報章,卻失去廣大民意,豈不是得不償失?
(星洲日報/星期天拿鐵‧作者:鄭丁賢‧《星洲日報》副執行總編輯)


點看全文:http://opinions.sinchew.com.my/node/37183?tid=42#ixzz3gylUDB7T
Follow us:@SinChewPress on Twitter|SinChewDaily on Facebook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