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05-17 12:15
巴生河流域居民都應該知道“十五碑”,或是Brickfields,這是一個吉隆坡的舊城區。
曾經有人說,這是一個最接近天堂,也是最接近地獄的地方。
接近天堂,因為這裡是宗教膜拜場所密集的地區。佛寺、印度廟、華人寺廟、基督/天主教堂,以及清真寺,走幾步就有;要找到生命歸屬,就在十五碑。
最接近地獄,因為有一個時期,這裡是黑色和黃色產業的集中地;治安很差,毒品泛濫,也是著名的風化區;要找妓院、賭場和毒品,走幾步就有;要讓靈魂沉淪,就在十五碑。
當然,隨著城市重新規劃,近年來十五碑發展出新的商業和居住模式,環境顯著改善;黑色和黃色活動大為減少,和地獄的距離逐漸拉遠。
可喜的是,十五碑保留了它美好善良的部份。宗教場所之外,這裡還有青年中心YMCA、盲友中心和視障學校,表演藝術團體Temple of Fine Arts,著名學府拉薩(La Salle)、衛理(Methodist)和聖特蕾莎(St Teresa),以及南傳佛教學院(Vivikananda Ashram)。
吉隆坡開發時期,從巴生河口溯河而上,來到15英里之處,就是這裡,所以稱為十五碑。
而英文的Brickfields,則是1890年左右,英國政府規定所有新發展的城市,都必須鋪上石磚,地名也由此而來。
已經有一百多年歷史的十五碑,是大馬近代史的其中一個縮影。
殖民地時代,馬來人、華人和印裔,很平均的分佈在這裡,這也說明不同宗教場所何以如此密集。
英政府也在這裡培養大量文官,著名的古蹟The Hundred Quarters,是不同族群的公務員,一起居住的宿舍。
著名的學校設在這裡,也栽培了很多早期的社會精英。
基於這個原因,推動中庸運動的同道們,在英文《星報》董事經理黃振威的召集下,在這個早上,做了一次十五碑的“中庸步行”。參加者有廖炳堅總主教、達摩拉達納長老,以及挺中庸運動的李霖泰、拉蒙納瓦勒南、瑪麗娜馬哈迪、艾薇、張炳琪等。
我們從YMCA出發,先到三教堂;表面上是一般的華人廟宇,但是,一經瞭解,才知道此廟的哲理是集道、佛、儒三家於一堂,大家學了一課,興緻盎然。
穿過兩條小路,到了斯里沙蒂興都廟,一行人獲得廟方接待講解,原來,入廟前的摔椰子儀式,象徵人們要先打破自我和自大,而流出的椰水,則是心靈獲得洗滌。廟內,早年印度移民帶來這尊與眾不同的Ganesha神像,設計和造型與眾不同,意義重大,大家肅然起敬。
接著,大家路經十五碑清真寺,再到南傳佛教中心Maha Vihara,瞭解它作為本區域佛寺和佛學的重要地位,並和寺內的來自不同國家的僧侶交換心得。最後一站,來到路德教會,聽取傳道講解教會的歷史。
一路上,這支由馬來人、印度人、華人、歐亞人組成的隊伍,進出不同的膜拜場所,讓路過者覺得好奇和驚訝。
然而,隊伍中人卻是坦然,我們抱著尊重和學習的態度,來瞭解不同的信仰,找尋彼此的共識。
和幾個星期前發生的拆除十字架事件對比,這一趟路程,是彼此接受,不是互相排斥。我們接受彼此之間膚色和宗教的不同,但是,這種差別不應該分化彼此,相反的,是讓我們珍惜對方,豐富彼此的資產。
這是一趟中庸之旅,找尋大馬的和諧之路。希望這種方式,可以減少猜忌和敵視,將關懷和諒解的訊息傳達出去,大家一起挺一個中庸大馬。(星洲日報/星期天拿鐵‧文:鄭丁賢‧《星洲日報》副執行總編輯)
點看全文: http://opinions.sinchew.com.my/node/36488?tid=42#ixzz3aTr516vJ
Follow us: @SinChewPress on Twitter | SinChewDaily on Facebook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