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s

Sunday, February 22, 2015

鄭丁賢‧過年,是大家的事


親愛的拿鐵:
過年已經很形式化,就是同樣的飯局、紅包、新年歌、舞獅……,年復一年,還有甚麼意義嗎?
怕過年的小羊
親愛的小羊:
我瞭解你的感受,有一陣子,我也和你有同樣的想法,覺得過年很麻煩,譬如塞車、吵鬧、行禮如儀的風俗,加上悶熱,所以,新年就干脆“避年”,找個沒有農曆年的國家旅行去,圖個清靜。
但是,後來我的想法有點改變。過新年,不是自己的事,而是眾人的事;你怎麼過新年,會影響到其他的人怎樣過新年。
你自己圖個清靜,固然可以怡然自得一番,但是,你的親人、家人、朋友呢?缺少了你,是不是一個遺憾?
過年,如果只是當成自己的事,那就有點自私;如果是大家的事,則是一種共同的付出,共同的分享。
就像是紅包,你不喜歡,就可以說它就是一種物質主義;但是,換一個角度,給與收之間,是一種付出和分享;其實,它沒有那麼的物質化,而有它本身的精神價值。
小時候,我住在華人和馬來人混合區。
年初一打開大門,已經有一群友族的孩子,排成一條長龍,等著拿紅包。
祖母沒有一絲不悅,而是耐心的一個個派紅包,小孩們拿了高興而去,準備明年再來,祖母派完了,也準備明年繼續派。
這是老一輩的生活智慧。生活在這個國家,就是付出和分享。
擴大來看,這個國家,整個社會,都需要有共同的節慶,一起參與慶祝,藉一個機會,通過一個場合,醞釀共同的情感。
譬如,以前我認為撈生是俗氣的一回事,撈生的食物也稱不上健康;然而,後來逐漸領悟,大家用筷子把盤子裡的東西挑上空,不同的顏色形成繽紛,上升後降落,像是孩提時的遊戲,充滿童真。
而大家口中唸唸有詞,是對未來一年的祈願,它本身就是一種美感。
而今許多的新年聚餐,友族也參與撈生,新鮮好玩的同時,消除了彼此間的陌生感,舉起筷子,不也是同撈同煲。
今年的大年初一,我在酒店用早餐,酒店請來獅隊助興,咚得隆咚鏘,把大家的心緒都分散了。
餐廳裡的人,很多都湧前去看舞獅,我稍微觀察,人群中多是馬來同胞,包括酒店的職員和住客,以及一些外國人,他們都看得入神,津津有味。
獅隊裡有財神,大大的頭,上面是卡通造型,友族孩子愛極了,衝上前和財神逗樂。而財神看到孩子趨前,樂得玩在一塊。
對華人而言,舞獅很尋常,有時候還覺得煩。
但是,對於友族和外國人,觀感不一樣,他們感覺新鮮有趣,是他們樂於接觸的異質文化經驗。
和70、80年代比較,當時舞獅是一種禁忌,被認為會引起社會不安,而被排斥禁止。
開放舞獅之後,要怎麼舞就怎麼舞,還有友族的獅團,也有國際比賽;它沒有嚇著或激怒友族,反而成為共同的生活經驗。這不也是社會的進步嗎!
於是,過年也不只是華人的事,而是所有人的事。
小羊,不用怕過年,用超越自己的角度看過年,或許你也會領略到眾人的樂趣。(星洲日報/星期天拿鐵‧作者:鄭丁賢‧《星洲日報》副執行總編輯)


點看全文: http://opinions.sinchew.com.my/node/35672?tid=42#ixzz3SRZv7rI6 
Follow us: @SinChewPress on Twitter | SinChewDaily on Facebook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