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s

Showing posts with label 亲子. Show all posts
Showing posts with label 亲子. Show all posts

Monday, October 21, 2013

其实孩子不难“带”

     这段时期,我发现只要孩子有睡好、吃得饱,就很好带了。基本上从孩子身上学习很多。

     他很容易就快乐,伤心也很快过去。是快乐点低吗?不,是快乐比自尊重要。小孩子长得可爱,除了头部和身体比例(头大身小、手短脚短)外,还有他的直率,和坦诚。就好像你有一位知心朋友一样,和他相处时很舒服、没有压力,因为你们“肝胆相照”,坦诚相对,毫无戒心。孩子高兴时就笑、不爽时就闹别扭,只要你哄他,他就开心了。

     如果根据牛顿的第三法则:人与人之间有着微妙的引力。那么这就足以说明,孩子是父母的影子;孩子日后的行为,就是父母现在的表现。因为孩子自小就和父母生活得很“靠近”,一起洗澡、吃饭、玩耍等等,且父母就是孩子的唯一资源;孩子大笑时,父母也如欣喜若狂的,哭闹时,不知所措、着急的如热锅上的蚂蚁似的。


     古人有云:活到老,学到老。真是说得贴切,我何尝不是正在和孩子一起成长?

Saturday, September 7, 2013

100天“非人”的生活

     我和太太过了100天非人过的生活,犹如十八层地狱般的痛苦。现在回想起来,心有余悸!

     我的小儿子100天了,刚出世时只有2.78公斤的他,现在终于有6.3公斤了。太太坐月子的那个月,真的有点生不如死的感觉,没有请陪月婆,因为陪月婆12年涨价一次,一次涨翻倍。原因无它,因为华人“望子成龙”的习俗,龙年拼命生的关系,导致陪月婆供不应求,所以便就地起价。为了省钱,岳母诚意全全每天来回替我太太陪月坐月。而我每天晚上得把水煮好,太太和孩子的冲凉水,以便第二天一早她们洗澡之用。煮洗奶瓶已经见惯不怪,还得照顾大儿子,送他去学校,接他放学回家。

     坐月子的太太不能触到“生水”,即自来水和不能吹生风,只能呆在室内,不然会有后遗症如头疼手麻痹等症状,任何事情和水有关的由有我来操劳。本来我怀疑先人的教诲的,直到我太太在情非得已的情况下犯了禁忌,头疼手又麻痹后,才恍然大悟,毛鸡酒成了她的救兵,灵丹妙药。祖训,不得不听啊!

     出月子后,心想终于可以不必再那么辛苦了。太太也宛如从监狱里放出来似的的时候,我却患上“红眼症”,也传染了太太和小儿子。哇,当时我真的有点祸不单行的感觉,一波未平,一波又起。不幸中的大幸,大儿子没事,我们也非常小心照料自己,凡是都得照顾卫生,做任何事情都先洗手。

然而,这都还不是最惨的,最惨的还是大儿子肺感染导致发高烧,照顾自己,又得照料2个小瓜,平时无病无痛已经够累的了,但一个接一个生病犹如雪上加霜;如果你问我,这值得吗?我会告诉你,没有人要生病,但延续生命是必须的,也是我们活着的理由,既来之,则安之,我们也必须去面对和经过。

     可幸的是,我和太太都不是外向的人,我们对往外跑的活动如逛街、在外溜达等等。我们喜欢在家,到公园散步、跑步、阅读。阅读时间少了,多了亲子的时间,生活也过得还算写意。现在回想100天以前,我只能说的就是“光阴似箭”,时间就在我们忙得不可开交,透不过气时悄悄地在我们身旁溜走了。


     有知有觉间,100天已经过去了,这些日子的起伏很大,坎坷听起来有点夸张,但如果你结婚并生了孩子,自己独立生活的话,你肯定会认同我;如果你还是和父母同住,或结婚和生孩子,你会写个“福”字和敬佩,经历这种“波折”,还没死去的那种毅力到底如何来的。不是我自夸,是许多80年代的人群都是这种生活模式。我本身没赚很多钱,所以牺牲外出的理由和时间,选择留在家里,而在阅读到这里的你,会作出怎样的选择和牺牲呢?


Tuesday, July 30, 2013

每个人都有佛性,哪怕是小孩


     我的孩子看这影片时流泪了,年纪轻轻的他,悟性也蛮高的。很感动,我马上把这画面给拍下来。


Wednesday, July 10, 2013

买玩具记


我买玩具给我的孩子,喜欢看见有新玩具时的表情,那是真挚的。破涕为笑,或闹脾气时,看着手中的玩具欲言又止的表情,是可爱的。

   我觉得买玩具给小孩子必须是纯然的,不是条件性的。如:你听话我才买给你,你不听话我就不买。这些是扼杀了孩子“玩”的天分,孩子的任务是玩,边玩边学,不是听话才玩。

     孩子听不听话和买玩具是两回事,不听话就要教,而不是威胁的方式来让他妥协。还有,有时候“叫不动”的孩子不是调皮、不听话、不是在挑战你的忍耐力,而是他在和你“玩”,要把握这机会和他促进亲子关系。


   喜新厌旧是每个人的通病,我的孩子也一样。但,他就是对一种玩具情有独钟,就是玩具模型车。既然他那么喜欢车,我决定时常买些玩具车给他玩,并收集起来。

Tuesday, June 18, 2013

有没有稿费?

     今天我的稿文终于在星洲日报副刊的星云刊登出来了!没想到第一次投稿便成功,真的是兴奋极了,心情宛如得知太太怀孕了般!

     当我告诉家人和朋友时,他们第一句就问我:多少钱稿费?我愣了一会,说不知道。其实,起初我真的不知道稿费这一环的,后来编辑回我邮件时说到付稿费我才知道这回事的。过后他们还问,没有稿费那你投稿来干嘛?我又愣了一下,心想:老子我就旨在分享嘛,并没有特别用意的。

     我曾经在一个朋友的部落格看过他分享:他写了7篇文章投稿,没有一次成功,编辑不是说继续努力、就是加油等鼓励的话,不然就音讯全无。后来他在写第8篇时却意外地被接受了,很是兴奋的同时,却也在和之前7篇在作比较,看看究竟为什么随意写的第8篇却偏偏会被收录。结果发现,最后一篇是发自于内心而写的,并不像之前那样,为了投稿而投稿,让人读了没有感情

     我当时会有投稿的冲动也是偶然的,就好像要去厕所大便时那种感觉一样,感觉来了谁也阻挡不了。也许,配合这父亲节和我写的主题吻合而被收录也说不定。我纯粹是想借此机会看看是否能够被收录,我在第一次投稿里说过了。至于有没有稿费,有或无在这次的投稿对我来说并不重要,因为我从来也没有想过可以得到稿费,如果真的有的话,我想我会请我家人吃一顿饭吧!至于日后会不会再投稿,是会的;只是必须看当时的心情和感觉能否写出一些好文章来。我啊,如果想要靠写字来找吃,必须花更多的时间来磨练,有时候看了其他笔者的稿文,真是有点“闭月羞花,沉鱼落雁”的状况的,其看了林悦、曾毓林、郑丁贤等人写的文章后,更是觉得无地自容。

     日后,我会在多多加油。让更多人培养阅读的兴趣,也激发他人学习用写字来宣泄和分享自己的故事、情绪等等。我想,这些都是每一位笔者的梦想吧!好的文章,可以影响着许多人,分享给大家,一起共勉之。

Tuesday, June 11, 2013

生老病死

     所有生物,上至高级生物如人类、下至昆虫类都离不开生老病死这四个过程。四个过程息息相关、环环相扣、缺一不可,互相制衡。

     生多老必多;老多病必多;病多死就多。

生是短暂的,但也是朝气蓬勃的。生是一个生命的开始,所有的事情必须更新,全新的路,无须顾虑过去,但得根据过去作为依据,继续进步下去。

老是漫长的。生在一霎那间便过去,老则是四个过程里最久的,我们现在就是在老的阶段,每天都在老化。

病是痛苦的,我们平时的生病发烧不是这里的病;这里的病是重病、心病如内脏的病或癌症、忧郁症等等。只要心安里得,面对病时能够处之泰然,这阶段并不难过。

死是最后的阶段吗?还是一个开始?我觉得两者都有,生老病死是延续性的,即死接下来便是生,从不间断的一个流程。

     每天看着孩子去幼儿园,进去后站在大门栅里的小背影时,我都有一种落寞的感觉。不知为什么,只觉得小小年纪就必须到幼儿园上课是一种折磨。我常说,上一代的人奋斗为下一代的人争取较好的生活条件,我觉得我是幸福的。我小时候在家玩乐长大,到6岁时才去幼儿园;现在我的孩子比我早了3年,3岁就得去上课了,而且课程难度都还蛮深的,我这一代的人奋斗了什么,为孩子争取了什么?Ipad,上网吗?还是为自己争取了自私,让孩子自己去奋斗?

     我的孩子像玻璃一样脆弱,短短一个多月在幼儿园里就生病了2次;他一生病发烧我就很忧郁和纳闷,医生说这是正常的,孩子身体有足够抵抗力后就会好转。矛盾的,我希望他百毒不侵时却又不希望他必须经历发烧的痛苦去换来这能力。可能他表达能力有限令我担心的泉源吧!


     看着他偷偷地在岁月痕迹里成长起来,我也骇然发现自己也在老去;我常说我一只脚已经踏在“里面”了来面对生命,听着斥道我胡说八道,胡言乱语,你那么年轻别想这些。我说啊,随时准备死亡,才不会手忙脚乱,总会有一天要面对,提早准备并豁达的去接受,才是正确的。

Sunday, June 2, 2013

调整心情

   改变的必要产前忧郁后后,我发现原来不只是我和太太生活上必须作出改变,连我们的2个孩子也必须做出适当的调整。

   首先我的大儿子在这几天闷闷不乐的,因为家庭里从他懂事以来就只有他一个人,忽然间杀出一个“程咬金”弟弟来。平时他会粘着他的妈妈,向她撒娇的;但他似乎知道现在他已经不是一个人了,而是多了一个弟弟。起初我还有点担心他会吃醋的,深怕他会在我们不知觉时向弟弟下“毒手”,但小孩子是天真并善良的,我们教他疼弟弟,在旁看着他,他是疼弟弟的。只是担心他不懂轻重,所以要尽量看着他。

     刚出世的小儿子也在调整生活习惯,在母体里从没用肺呼吸,出世后开始用鼻子呼吸,又得学着用嘴巴吸奶,学着大便等等。最重要的是要把已经习惯夜做日息的习惯给改过来。因为以前妈妈白天工作时摇摇晃晃地,舒服得很,晚上就开始工作起来,在子宫里探索;现在习惯了十个月的生活必需得给颠倒过来,对他来说想必也是一种挑战。

     我希望我们一家健健康康地,一起生活就好。大家一块儿开心地度过这段调整心情的日子。

Wednesday, May 22, 2013

父爱,摸得到


     我对我的爸爸又爱又恨。他,自小得了先天性羊癫症,时常会发作;发作时不省人事,属于比较严重的那种。

所以,我敢说我是被“吓大”的,一点也不稀奇。小时候凡是听到有物品跌撞的声音时,我的哥哥姐姐们都会很惊吓,赶快到发出声音的源头探个究竟。爸爸的病发作时是突然的,他倒下时会撞翻身边的家私,幸运的话只是局部黑青,严重时会头破血流。我的二姐最惨,有几次是她一个人在替爸爸善后的,她说那摊血多的可以用血流如注来形容,然后充满血腥味,闻了几乎要昏过去。我们四个兄弟姐妹,都在这种惊心动魄的情况下长大的。

     也是这个病,我爸爸没有工作。我姐姐告诉我,小时候爸爸曾经煮过mamee给我们吃,我想当时我还没有意识吧!我姐姐告诉我,以前的mamee是可以煮来吃的。

我们兄弟姐妹还是被“打”着长大的。由于父亲患有这种羊癫症,脾气变得很不稳定,十分钟前可以是和蔼可亲的长辈,十分钟后可以变成不可理喻的老人。小时候,我们都在这种环境下,有时候在毫无原因的情况下成为藤条的客人,手脚都是藤鞭痕。“行又不是,站又不是,坐又不是,是不是要打!”,当我听到这句话时,就知道爸爸又患“头疯”了,接着就是玩“追逐”,一个拿着藤条追,一个在喊救命,贯穿整个屋子。

     小时候,我都不大爱念书,爸爸很怕我步他后尘;有一天晚上,逼着我拿着份“知识画报”,他就坐在我身旁要我念一篇短文让他听。我很不习惯,便很敷衍的、心不甘情不愿的随便地念;也许对他来说,我念地太好了,又或者他老花眼看不太清楚短文上的字,也只有那一次,是他“陪”我念书的。

     长大后,爸爸患“头疯”的几率降低了。偶尔还是会有的,只是“追逐”的活动不再有,反而是我们孩子们劝他“看开点”。果然,随着年纪在他脸上留下的皱纹,渐渐地变成一位“可爱”的老公公,健忘的他有时说起话来的确有点糊里糊涂的。但,很温暖的是,我们刚投入社会工作时,时间也塔的恰当,每天早上爸爸都会为我们买早餐,有时在前一个晚上时问我们明早要吃什么的。这点他就一点也不善忘,roti canainasi lemak、炒面等等,要什么有什么。

     爱,并不只是可以感受,还摸得到。我祝爸爸,父亲节快乐,也祝自己还有大家父亲节快乐。

     如今,我已结婚,和妻子组织了一个小家庭。我也就这样地搬出来,算是真正的成家了。饭来张口,衣来伸手已经不是我的专利和权力,而是我孩子的;这时我在深深地体会到做爸爸的感受,终于明白到为什么爸爸会逼着我念书、因为怕我以后目不识丁;为什么在那么健忘时总是记着为我们买的早餐,因为害怕我们饿坏了肚子;心情不好大发雷霆是为了家庭的生活费等等。。。

     也许,我得感谢我的孩子;如果没有他,我便没有机会升格成为爸爸,感受我爸爸的感受;如果没有他,我便不永远都不懂那种感受,那种当我小时候发烧生病时,爸爸焦急的如热锅上的蚂蚁的心情,对我无微不至的照料的心情。我想,如果我不结婚作爸爸的话,或许我这一辈子也感受不到这些。如果没有他的养育之恩,也没有今天的我。


父爱,摸得到。爸爸,谢谢您。祝您父亲节快乐!

Sunday, May 19, 2013

早婚、迟婚2


早婚、迟婚?里我讲的是比较表面,外在的,就是早婚的黄金时期,错过了就无法回头。这次是讲比较内在的。

为什么要早婚?现代的人和上一代的人相比,显示出迟婚的迹象。从三十岁以上才结婚,而上一代的二十岁以上。早婚的适当年龄,我觉得是男子24岁,女子21岁。我这时在一本书名叫《黄帝内经之上古天真论》,觉得这是最佳年龄。

第一:提早感受父母的感受,早婚意识下就会生孩子。有了孩子后才会体会身为父母的感受,那便会和自己的父母产生一种共鸣。
     第二:成家,有担当,早婚可以提早减轻父母的负担,自己真正地独立起来,不再饭来张口,衣来伸手。但这并不意味着和父母关系离异,反而更加亲密。
     第三:成熟,稳重,早婚让自己提早成熟,思想稳重。作决定时不再以自己为中心,格局变大,考虑的范围更广阔,更具层次。

     很矛盾地,以上的几点是婚后才能造的习惯或称为条件,有许多例子往往是婚后不但不能引发以上条件,反而闹出更多悲剧如离婚、虐童、家暴等等,这是怎么回事?

     我本身觉得身教很重要,教育中的一环。孩子或任何人在婚前必须了解自己为什么结婚。教育再教育,不只是到学校上课的那种填鸭式教育,教育必须更多元化,生活化。不然,早婚就变成“早昏”,迟婚就变成“昏迷不醒”了。

Sunday, April 21, 2013

妈妈


那天忽然想起我的妈妈。我妈妈,只有到小学6年纪的教育。她告诉我,以前家境贫困,所以辍学了。然后呢,没有钱买饭吃,为了可以达到画饼充饥的效果,她真的把酸梅放进水壶里,这样水就有味道了,那就当作吃了午餐。我听时,真的有点难过。心想啊,前人种树,后人乘凉这道理是没有错的,千真万确的。就像古人曾经的奋斗,为现代的人换来自由,尤其在政治家一样。

     我妈妈没有受到多得教育,小时候也没什么管教我。但,浓郁的母爱还是扑鼻而来的。记得我去一年级上课,妈妈为了让我能在中小学都能学到华语,不惜奔波劳碌德到加影育华小学报名,因为在育华小学念了6年后,就可以直接上育华中学;在我家附近的学校只有华小,过后就必须到国中去。

   我上课的第一天,我妈妈陪我去上课。当时我很紧张,因为到了一个陌生的环境,幼稚园的朋友都没了。本来很想哭的,但竟然有很多同学捷足先登,哭哭啼啼了,还得我更怕了,怕得不敢哭。妈妈不断鼓励我,说我乖,还买了1swissroll给我,吩咐我下课时吃。我忘了妈妈到底陪了我几天,应该只有两天吧!

     过后,长大后自己拥有自己的一个房间,可以有自己的空间。妈妈为了我,雇人来为我的房间安装了一架电风扇在中间,还问我书桌放在哪。然后还叫人替我在书桌上面安装了一盏电灯,以便我有足够的光线温习功课。

     当时真的是感受不到的,现在想起来才恍然大悟,妈妈对我的用心。母爱是伟大的,无人能代替。妈妈,谢谢您。

Monday, March 4, 2013

产前忧郁


随着第二个孩子预产期的日子越近,我期待着的同时却又很忧郁!我还以为我的了忧郁症。

     昨天和太太讨论一些支出和费用后,便更加忧心忡忡了。发现现下社会生活压力真的是大得惊人,我们合共的收入在扣除总支出后,便所剩无几了,当中还没包括尿片钱、看医生的费用等等。

     社会的次序不稳定,女人出来投入社会工作撑起半边天后,日子并没有更好,反而陷入了更多的社会问题如:孩子每人照顾、婆媳关系恶劣、孩子离家出走、跳楼自杀、单身不婚等等。我相信间中有一群人在操纵着一切,钱都流入他们的口袋了。

     今年6月后,我和太太又得再次“坐牢”了,我想这也就是为什么说会有产前忧郁吧!因为自己独立建立一个家,什么都必须自己和太太撑起来,回顾2年前的那种生活,的确有点怕人的。但这是人生必经路程,回首一看便觉得当时过得充实非常,犹如步步金砖。

Tuesday, January 22, 2013

第二度当爸爸的滋味


这个滋味,有点不好受的。我会告诉你,要过的很好的生活的话,就必须附带很多的如果。。。如果我和家人住,如果不用供车,供屋子等等。

     想起第一胎时,总是心有余悸。那种似乎不是人过得活,半夜起床好几次,每逢回蕉赖后就必须去三块六,不然半夜定时唱歌的日子。虽然这种岁月只有短短半年,但是当时真的有种度日如年的感觉的。想起今年又得在经历一次,就会有产前猴群症了。

     但我还是很期待的,既来之,则安之。反正这是我和太太协议,第二也是最后的了,然后就收档了。现在的马来西亚社会啊,生活逼人的同时,责任也很重要;好好栽培孩子们才是重要的,质量总比数量来的优先。而且啊,前几天看见报章上的父母为了购物,把3个孩子留在车内,最后搞到16岁的孩子也失踪了,目前凶多吉少;她心灵受到自责,而且还遭到民众的辱骂,真的是双重打击。

     希望大家可以引以为鉴,做父母的责任是很重的。我们要为他们的到来而去作出调整,而不是他们为我们妥协。做任何的事情都必须以他们为前提作出考量,你说我自私也无妨,我并不会拿孩子的健康,安危向任何人妥协。

     或许有的人看了我第二段会被我吓倒,但是当你看见他向你笑的时候,你就会说一切都是值得的。

Sunday, January 20, 2013

亲子教育

我有剪报的习惯,凡是看见一些有意思的文章,我都会收集起来,然后再剪出来,方便以后参考。星洲日报的副刊是最有意思的了,充满常识和知识的报纸。这些都是我前几天剪下的.


这篇是亲子关系的

Saturday, January 5, 2013

巨人倒下了


     前阵子,我妻子的母亲既岳母因为胃部疼痛不已的情况下,去医院检查发现原来一直以来折腾她的竟然是胆生石。4050年代的人都有着一个共同的基因的,就是很强悍,固执、顽强、忍耐力超标的。虽然听起来好像都很负面,但我不得不佩服他们(我的爸爸和妈妈也是),如果不是痛得她连饭也不能煮的话,她是绝对不会允许自己到医院就医的。


     然后,证实胆生石,必须动手术把那石头去出来。手术前后共花了一个星期的时间,开刀前2天不能吃,只能喝水;开刀后2天得留院观察。这个星期里,我发现大家的生活作息完全给捣乱了,每个兄弟姐妹都忙得团团转,孩子要托亲戚照顾,每人煮饭,得自己自行解决,家务只好扔在一旁;大家轮流到医院陪母亲过夜,白天有得带着疲态去工作,不时要打电话联络看谁有空到医院去照顾母亲等等。

     这个突起而来的事件,让我觉得家里的父母就像巨人一样,地位是无比的崇高;忽然间倒下的后果,是不堪设想的。家里的支柱没了,这等同屋瓦会倒下,里面的人会被压伤,屋里的家私会被破坏,变成一片废墟。由于现在都是双薪家庭,大家都忙的透不过气了。所以啊,要尊重,孝顺父母的养育之恩,他们给我们的爱是至死不渝的。平时总是没能感受的到,但并不表示他们不爱你;爱是无形亦有形,只要保持一颗珍惜的心,感恩的心,就不难发现爱。

     母亲出院后,大家都松了一口气,因为可以不必再到医院去奔波了。母亲回家后都说还是在家的好,但毕竟上了年纪,注射了那种麻痹针和止痛针的后遗症,导致母亲反应有点迟钝且康复期也花了近一个月才痊愈。巨人又回来了,家里有恢复了之前的热闹和朝气。

Friday, January 4, 2013

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


     今天我很兴奋,因为终于找到了我梦寐以求的东西,那就是网上上课的课程了!我一直以来就是要找一些途径可以继续学习并提升自己的知识,但是这些都必须花一笔很可观的费用,最重要的还是时间去学院上课才能得到的。但是现在我找到了一个免费的,而且是正统的教学课程。当然,免费的自然没有给你任何文凭了。


Accounting Course
     我不懂几时开始我变得那么喜欢学习,很庆幸自己有着这么一颗心。人啊,总是要有一颗学习的热心才会活得充实的,我曾经几乎是失望到要绝望了,心想这辈子啊没有多少机会可以再进修的了。因为有包袱了,家庭、汽车、孩子、屋子等等,都压得我有点透不过气来。我想在任何一个国家都是这样的吧!



     这个网站是http://ocw.mit.edu/ ,大家可以去看,希望大家可以一起学习。我本身很喜欢金融、经济的,以前不爱会计的,原因是老师不会教,让我觉得会计很沉闷,现在本身在做会计后,并没有想象中那么的闷,很好玩。所以啊,老师在学校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的,师训学院必须要从心理角度上多加训练老师,别让他们只觉得作老师也只是糊口而已,是必须教育出出色的学生,让学生对那个科目感兴趣,不是为了完成那种责任,教完就算的那种心情。
经济科

     做父母的也必须培养孩子学习的兴趣,我很感谢我的父母造就今天的我,我也会培养孩子养成对学习的兴趣。


Tuesday, December 25, 2012

珍惜生命,爱惜自己。才能有余力的照顾你爱的人


有时候很想自己的眼睛是一部高清摄像机,能够捕捉每一个漂亮的镜头。我是在说捕捉我孩子的种种有趣的画面,因为有时往往在提着相机要按快门的时候,他或许已经没有了那个可爱的表情,又或者他已经看见你手上的那玩意儿,而兴致冲冲的跑向你了。


魔鬼般的小天使
孩子和母亲

孩子和母亲
魔鬼般的小天使



魔鬼般的小天使

这是我们一家在外用膳时拍的,小孩子就是小孩子,天真烂漫地,任何表情都是那么的真挚,没有隐瞒,也没有计谋。当然,如果是大人的话,一定会被人为是白痴的,不然就是大笨蛋。我姐姐告诉我,这些是小孩子的本钱,或上天给予他们的本领,因为他们出世时是什么都不会的,不会走路、找吃的等等。所以,他们有着一种让人看了就舍不得让他受到任何一丁点的委屈和饥饿的本领。心想只要能给他最好的,吃好的,睡好的,那么自己辛苦一些都是值得的。




滑稽的表情

全家福
         还有许多的生活照,看了心里就很温暖。有了孩子后,就变得很怕死,有时候怕的会睡不好。现在终于明白了,以前看三国演义时,诸葛亮在20万汉军前为了让军士们视死如归,只说了几句话却能提高士气:军有父子者,子归`;军有兄弟者,弟归。我现在不时就会惦记着,万一我有什么三长两短的话,该怎么办。有时真的是不得不想啊!

有个相同年级的老同学,因病去世了,令我心痛不已的同时,也不忿,为什么天妒英才,让他英年早逝?我也不是告诉自己,能活着就是一件快乐的事情,毕竟人是求生的;即使哪怕有天,死亡来临时,也别不甘心,因为我有爱我的父母,我爱的妻子和孩子,也希望他们不要为我哭泣,毕竟生老病死是每个人必须经过的。反之要默默为我祷告,让我可以去西天成佛,不然我会非常地不舍的。

珍惜生命,爱惜自己。才能有余力的照顾你爱的人。我们共勉之。

Wednesday, December 19, 2012

生命的真谛


      我相信每个人在小时候肯定有问过一个问题的,无论是问父母、还是自己、任何人。为什么我会来到这个世界?我时常在问自己这个问题的。很多时候我都会很迷茫,好像活在这个世界上很没有意义似的;当然,我没有因为这样而去自寻短见自杀。我没有那种勇气,讲真的,我其实非常佩服那些报纸上刊登出来的人的,可以从高楼上跳下来;那种感觉真的很可怕,光想象就已经是很可怖了。


          可能因为这样,所以今天的我很喜欢看书。为了要找答案,我翻阅许多心理励志的书,科学、历史、宗教等等。起初目的是为了要了解问题,后来渐渐的爱上阅读了。我比较喜欢想事情,什么大事小事都想一通的,如为什么我不能像狗一样背朝天行走,为什么这座高楼设计成那样等等。累计下来,就有了较强的分析能力,但就是对那个问题摸索不出什么头绪来。


          心理励志的书讲的都是鼓励的话,就是拿许多成功人士的故事来激励我们;他们是经过了那么惊天地,泣鬼神的过程,才有现在的成就,朋友,你别埋怨别人不给机会你,看看自己有没有在努力。我相信只要你肯的话,你的努力绝对不会白费等等。。。。


曾经听过一位讲师说过,有一个人说,在还没有得到他的批准以前,他的母亲就把我生下来了。但是你有没有想过,是你自己选择要出世来到这个世界的,你游得比其他半个兄弟姐妹都快,迫不及待的告诉你的父母,你要来到这个地方和他们见面,一起生活的。”这个就是科学,所有在地球上的生物都是为了继续生存而在这个世界的。这就好比我们本身不会可以让自己窒息,然后死亡;大脑会传令我们挣扎让自己生存,在医院的病人,即使已经病入膏肓了,身体上所有的器官都会为了这个目的而在垂死挣扎。当然,人类是高等生物,会有思想,在一些国家是支持euthanasia,即安乐死。在医生的允许下,病人的病情无法医治时,人们可以选择安乐死。这就是科学,人类、生物的目的就是在任何允许的情况下,继续生存,然后在舒适的环境时,就会想要传宗接代,培育孩子。这是因为寿命有限,繁殖无限!

     我也看过不少有关历史的书籍,得到的结论就是:我们学习历史为了不要重复历史的过错,但是我们还是在重蹈复测。此外,宗教也历史有着密切的关系,从2千年以前的犹太教,到基督教,在分裂为伊斯兰教,佛教等等。宗教都是教导我们向善的,即不做坏事,必须帮助人们等等。除了这些之外,我本身认为宗教里包含了更多的智慧,如:我们在世的目的啦,为什么当人们在干不法勾当时,我们还得坚定心志;了解生来病死是人们必须经历的,所以一定要在有生之时,做对的事情。

     所以,什么是生命的真谛?我个人的领悟就是活着,繁殖并教育下一代,金钱和物质上的东西只是过眼云烟,现在可以摸得到,但带不走;拥有在多的知识,魅力、英俊、俏丽也一样。但是我们要将我们得到的这些传承下去,珍惜前人为后人创造的(如金钱,为我们带来的便利,不用像以前物物交换,房子让我们有个温暖的住所,把学到的知识变成教育,以便能继续流传下去等等),不轻易放弃生命!

Saturday, December 15, 2012

天真有邪


小孩子就是那么地天真有邪,小孩子之所以那么可爱,除了是因为他为了要生存之外,他并没有生存能力啊,需要有人去抚养,准备吃喝的,我觉得因为他们没有机心。我的孩子就是这样,他看起来真的非常天真有邪的,他很好玩,很懂得看别人的眼色。当我生气的时候,他总会想办法哄我,把我搞得对他又爱又恨的。但是最后还是选择笑了起来,心想因为他是我的孩子,于心不忍;心想不用紧的,他还幼小,稍微宠爱也不是件过分的事。


有时候,我并没有我的姐姐和妈妈想象中那么地宠他的。他很好玩,有时玩得太过的话,他会越界;我承认这是我的错。但是有几次他太嫩皮了,故意冲着我而来,我劝他把粉罐放好,别丢在地上;他似乎想要挑战我的极限,我告诉他,你在丢的话,我便把你扔出去门外。结果他就在门外苦脑了有半分钟。我想这样的话,他该学会了吧!


他很会讲话,许多人看见他都会称赞他很会讲话,而且讲的很准的。现在他才2岁多,根据医生说,普通2岁孩子会说2个字,而他可以说7个不同的字!好了不起,我告诉他:你那么会说,改天长大了要做律师么?哈哈。。。


有的时候,他很讨我欢喜的。有了他的生活后,我的生命便有了寄托,许多事情都是先考虑他的状况。我递东西给他时,他都会说谢谢爸爸谢谢妈咪的,所以,那个感觉真的很窝心。心里总在想,不求他可以出人头地,成为什么伟人,贡献社会的,只要他可以健健康康,快乐成长就好了。当然,做父母的也得以身作则,不然真的是上梁不正下梁歪了。许多恶性循环就是因为父母没有做对的事,他们的出发点是好的,只是用错了方法。有时我也是这样,自己置身当中,往往会有自己看不见的盲点。

早婚、迟婚?


现在在什么都讲求速度的生活方式下,许多人都背负着生活压力,且有很多资讯引诱、电子产品啦、名牌包包啦等等,间接导致人们迟婚。我本身觉得这是一个不好的现象,我常和朋友分享和分析说:“你试想下,你35岁结婚,说要过2人世界2年在生小孩,怀胎10月,38岁做爸爸或妈妈;当你58岁的时候,孩子才刚20岁,你不觉得很辛苦么?”你21岁到35岁还玩不够,2人世界不够么?14年在单身玩乐咧!

这是你们的选择啦,我并没有限定你们该做什么,只是分享自己的看法而已。我本身比较喜欢前者,适婚年龄是25岁以后,想象自己50岁时又得以重生的感觉好爽。有时候这句话还蛮有意思的,人生七十才开始,我即是人生五十才开始,因为我得以重生啦。迟婚的话,那便是人生四十就结束了。

所以,我打算给读者们和孩子们的忠告:孩子尚幼时,让他们多玩耍,青年时多旅行增广视野,感受生命。在投入社会工作时就会比较成熟了,因为我现在背负太多的债务,许多曾经计划的事情都不得不延后。每天不时都在计算,我几时才可以供完房子,这个那个。。。等等的债务。虽然有点遗憾,但后悔也没用,日子还是要过的。所以在生活里,必须work hard play hard,珍惜生命热爱生命! 这样的话,才不会浪费了自己千辛万苦来到这个世界的目的!

加油吧!为迈向自己设下的目标前进!

Thursday, December 13, 2012

我的孩子2岁了


不知不觉间, 我的孩子已经两岁了。我每天必须看这个短片,看了我的心会很温暖,很温馨 。时间过得非常快,想着他刚出是时,看着他学笑,翻身,学爬,走路的种种趣事,就像昨天才发生一样。 看着他一天一天的成长,真的好快,但在陪伴着他长大时总希望他快点能听懂我说的话。有时候觉得有点讽刺,他不断地长大,我就一天天地衰老。他让我看到一面镜子,看到我的父母以前也是这样把我抚养成人;现在我成家立室了,即使万般地不舍,也有必须放手的一天。我想以后我的孩子也会一样,适当的时候就得像老鹰把自己的孩子从窝里推下山崖,让他自己飞起来,在天空翱翔。